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斯大林在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改革也没能突破这一体制,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性方向错误,终于使局势失控,苏联解体。苏联的解体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苏联解体是因为(     
①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束缚   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                    ④美国及东方大国的遢制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2-08-13更新 | 34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主要指标

1960

1965

1970

1975

粮食(万吨)

12550

12110

18680

14010

奶(万吨)

6170

7260

8300

9080

基本建设投资(亿卢布)

414

560

806

1129

电影院数量(万个)

10.34

14.54

15.7

15.41


表是1960~1975年苏联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表,据表可知,该时期(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民众消费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C.苏联改革的步伐逐步停滞D.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有所缓减
2022-07-09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其颁布的1959年至1965年的七年计划中,农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达到了33%左右,而苏联最初的几个五年计划,农业和轻工业的投资加在一起也只有15%。这表明当时苏联(     
A.力图消除斯大林模式的负面影响
B.经济改革重心转向农业发展领域
C.将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领域
D.改变了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的问题
4 . 如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逐步开始对经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尤其是农业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改义务交售制为农产品采购制以及大规模开垦荒地并种植玉米作物。这是
A.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勃列日涅夫改革
6 . 如表为截止1988年苏联合资企业规模统计。从表格中可以得知此时期
国家合资
企业数
法定基金总额(万卢布)外方股份%法定基金在500万卢布以上的企业所占%法定基金在100万卢布以下的企业所占%
西德471808048.913.348.9
芬兰37731035.616.248.6
意大利271813027.848.125.9
奥地利19628032.215.873.7
美国17417029.517.564.7

A.新经济政策得到一定程度恢复B.斯大林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革
C.美苏两国关系呈现出缓和趋势D.苏联与全球资本市场联系紧密
7 . 1966年起,苏联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工业企业。分期分批推行"计划工作和经济刺激新体制"。即"新经济体制"。下表是1966~1982年"新经济体制"实行后劳动生产率情况。
1966~19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2年
社会劳动生产率6.84.63.22.7
工业劳动生产率5.763.22.l
农业劳动生产率5.44.l2.8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A.改革并未冲破旧体制的基本模式B.苏联社会经济处于混乱状态
C.改革解决了工农业间剪刀差问题D.苏联国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
2022-03-23更新 | 3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3+3+3”2022届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1957 年苏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取消部门管理、实行地区管理体制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改组后,由地区性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其他地方机构管辖的工业企业占全苏联工业总产值95%以上,而由中央各部直接管辖的部分不到5%。这次改革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适度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C.废除了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D.改变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大肆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1964年赫鲁晓夫70岁生日时,苏联几乎重演了1929年斯大林50岁诞辰那一幕。这表明
A.赫鲁晓夫的改革摇摆不定B.苏联仍然未摆脱个人崇拜
C.批判斯大林崇拜不得人心D.斯大林模式仍有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赫鲁晓夫执政后,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生产自主权,推行小组包工奖励制,又取消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放宽农民经营个人副业的限制。这些做法
A.以利益刺激调节农业生产B.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C.扭转了经济结构的不平衡D.不利于苏联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