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畸形发展,这发生在(     
A.斯大林执政时期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C.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D.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2022-07-22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沼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指他(       
A.未改变农业发展落后的局面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D.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3 . 如表是苏联1960—1985年经济增长率百分比,造成苏联25年来出现这种经济变化趋势的原因不包括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6.5 7.8 5.7 4.3 3.6

A.斯大林模式的僵化B.与美国长期争霸
C.赫鲁晓夫和勃列涅夫改革的失败D.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4 . 赫鲁晓夫时期经济理论讨论十分活跃,特别在商品货币关系等主要问题上,苏联学者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尽管受历史条件的影响,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毕竟让人们有可能根据实际已变化了的情况去探索理论和发展理论。由此可见,赫鲁晓夫改革
A.引发了苏联思想大解放B.否定了计划经济模式
C.冲击了斯大林经济理论D.认可了市场经济体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苏联1950-1963年的经济数据。由此可知,苏联
A.经济改革未取得重大突破B.扩大企业自主权取得明显成效
C.彻底打破经济体制的束缚D.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改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按照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从1956年起,在12年内,粮食平均亩年产量要达到400斤、500斤和800斤,棉花平均每亩年产量要达到60斤、80斤和100;还要求了在12年内有关农业和农村的各项工作。这些在12年内都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

材料二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的大会上,赫鲁晓夫正式提出要通过“和平竞赛”,在按人均产品产量方面“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到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垦荒规模已达4200万公顷,约占全苏耕地面积的1/51962年,玉米种植面积已达3700万公顷,比1953年增加了10倍以上。但玉米不宜种植于苏联许多地区,“玉米运动”很快以失败而告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的背景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共性,并谈谈从中得出的启示。
7 . 1985年,戈尔巴乔夫刚上任,就果敢地撤换众多加盟共和国领导干部,其意图是为了把那些“阻挠执行新任务的人调开”,以推动改革,但他这一做法是对民族因素考虑不周的体现。他的这一做法
A.为苏联解体埋下隐患B.片面发展军事工业
C.未敢突破斯大林模式D.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下表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1.15亿
3.9亿3.35亿
2500万1230万
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
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2019-06-08更新 | 9053次组卷 | 8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和政治危机中……2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下列关于“2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改革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B.提出加速发展战略,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C.推行“新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
D.以经济管理的方式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的做法,在改革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2018-06-09更新 | 6398次组卷 | 86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