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的恢复资本主义,尤其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年,斯大林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却被证明是非常令人失望的。……苏联当时消费品不仅匮乏而且昂贵并且质量低劣。……尽管五年计划取得了成就,但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苏联不值得仿效的理由。
2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C.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
D.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 . 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
A.资本主义已过时
B.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018-09-08更新 | 69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市一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4 . 从1928年起,苏联政府广泛推行农产品的预购合同制,向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采购粮食。下表是1928至1931年苏联粮食总产量和国家采购粮食数量的统计。这表明
1928年1929年1930年1931年
粮食总产量(百万公担)773.2727.4735.4694.8
国家来购量(百万公担)107.9160.8221.4228.8

A.斯大林模式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业为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
C.农业投入不足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D.政府大量采购粮食提高农民收入
2018-07-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文明的历史意义比国家的历史意义更大。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材料二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派观点: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道路。另一种则赞同罗斯福的做法。罗斯福把赞同和反对的两派代表请到白宫开会,就即将颁布条文的措辞取得了协议。企业家们和他们在国会里的代言人之所以同意,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认为,一切自由竞争都应该停止。正如琼斯一拉姆森机械公司当时的经理拉尔夫·弗兰德斯所说,他们“完全相信,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三     1958年,“开放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70年代末广州郊区出现了“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宣传标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借鉴并创新的?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反对派的观点并阐明理由;结合史实说明赞同派认为的“要复兴和繁荣,就非限制竞争不可”在罗斯福新政中有何体现?
(3)材料三中的口号反映出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评析三国政策的相同之处。
2016-12-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临汾市一中高一下期末历史试卷
6 .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集体化B.开展工业化
C.斯大林体制D.西方国家封锁
7 .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苏联体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B.苏联已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C.西方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D.苏联形成了农、轻、重比例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