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十月革命后,俄国先后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使苏联重回军事共产主义体制,快速实现了工业化,适应了二战的需要,战后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向社会主义阵营扩展,愈发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障碍。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现代化模式不应忽视国情的差别B.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在苏联势在必行
C.斯大林模式不利于国家军事动员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强引导的必要性
2 .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2022-05-04更新 | 394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两校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学者指出,"实现强国梦是俄国人的夙愿,历代统治者都在试图实现这一梦想,十月革命后,联共(布)同样没有放弃这一理想,而险恶的国际环境更是加强了实现强国理想的决心,并且把以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以重工业为代表的强国理想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该学者旨在论证
A.社会主义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
B.战时共产主义是应对形势的必须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
D.计划经济体制是时代的客观需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苏联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斯大林格勒施拉机厂建成投产,并逐渐成为苏联最大的国有施拉机厂,高峰期年产量占全苏一半以上,战时可转产坦克。该厂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美国、德国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技术指导,生产设备由美国引进。

——摘编白钱诚《人力资本生态论:危机中的人才流动》

材料二 1953年以前是苏联政治笑话的产生和初步发展阶段,1953年以后蓬勃发展,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达到顶峰。“你知道这个笑话吗”成为苏联城镇民众的日常交流。最快的时候,“一则政治笑话在六到八小时左右便会传遏如莫斯科大小的城市”。

——摘编白《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笑话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建立发展的有利条件,并简婴概括其发展所体现的苏联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笑话,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们各自反映的现实问题.进而谈谈你对“政治笑话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的理解。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的兴衰留给大同崛起的启示。
2021-07-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根据《苏联共产党员决议汇编》一书统计的数据,以下数据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
A.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健康发展B.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苏联封锁
C.追求高速度缺乏实事求是精神D.推动了农轻重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2021-05-24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实现工业化是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工业化先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另一种是社会主义工业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指的是什么?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3)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2020-11-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大地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能够多出50%的土地和10倍的人力,但其产量却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到30%.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A.国民经济正处于恢复时期
B.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C.工业化建设进程加快发展
D.集体农庄失去了上地所有权
2019-07-06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苏(俄)联某领导人将实现社会主义和谋求国家强大的战略同步实施,提出:只有在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才能消灭俄国的落后;只有走“捷径”,采取强制措施,打破常规,才能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这种认识
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推动了斯大林体制的形成
C.违背了苏联当时基本国情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9 . 下表列出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部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价格状况。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农产品交售价格占成本的比重
谷物10%
牛奶22%
牛肉5%
猪肉6%

①有利于工业生产的推进
②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③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促进了国家的资金积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6-1927年,苏联从美、德采购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对大量工程人员进行培训。苏联的举措意在
A.改善与美德的关系
B.缓解国内经济危机
C.为经济建设做准备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