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4 道试题
2022·重庆·模拟预测
1 . 20世纪20年代,苏联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协会、全联盟对外文化关系协会和苏联作家联盟外交委员会等组织,与西方各国左翼进步知识分子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反映当时苏联
A.全面抵制资本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B.在美苏争霸中与西方国家加强交往
C.极力谋求建立起欧洲集体安全体系D.争取西方各国人民对苏维埃的支持
2022-04-08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20世纪30年代苏联政府收售农副产品价格的统计(注:1卢布=100戈比),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产品付给农庄的收购价格零售给居民的价格
小麦(每公担)10卢布10戈比216卢布
牛肉(每公斤)21一55戈比7卢布60戈比
牛奶(每公升)9—14戈比1—1.5卢布

A.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高B.工业建设资金的来源
C.集体农庄生产的效率D.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8年后,苏联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门户之见,主动与西方改善关系。据统计,1931年,美国出口机器设备中的50%出售给苏联,英国机器出口中的70%出售给苏联。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次年则高达50%。这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经济危机缓和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C.苏联推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D.苏联已经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4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2022-03-3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5 .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通过题为《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建设办法》的命令,把伏尔加河中下游和北高加索地区的集体化期限缩短到1~2年,把乌克兰、西伯利亚、乌拉尔、中部黑土区和哈萨克斯坦的期限缩短到2~3年,其他非产粮区的期限缩短到3~4年,这一指令
A.反映了农业集体化时机的成熟B.体现了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
C.契合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彰显了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先进性
2022-03-26更新 | 697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道∶"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
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7 . 1927年苏联的农户由一战前的1700万户增加到2400万户,生产的粮食由战前的25亿普特增加到40亿普特;但运出农村的商品粮却由战前占粮食总产量的26%下降到11.1%。而城市和工人人数的增加急需商品粮供给的增加。这一形势说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国情B.迫切需要变革生产关系
C.农业集体化的弊端显现D.国家工业化目标已完成
2022-03-21更新 | 297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舆论宣传中,往往把工业部门描绘成战场的“前线”、“战役”和“突破口”,而工人则被组织成“突击队”;那些对工作任务持不同意见和不能完成任务的人,则被当作叛徒一样看待。这些宣传
A.说明苏联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B.表明苏联的阶级斗争依然尖锐
C.旨在激发苏联人民的工作热情D.使苏联的“一五”计划得以实施
2022-03-19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联共(布)中央委员M.柳京在1930年发表《告联共(布)全体党员书》,揭发了“工业化的冒险主义速度”引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实际工资降低等情况。……一五计划期间,已投资开工建设的1659个项目中,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仍有613个项目被迫中止了。这主要说明了(  )
A.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B.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
C.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不足D.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2022-03-18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1922 年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教育计划,截止到1925年,政府建立了19000多个“扫盲中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苏共15大则将扫除文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到1938年,四年制基础教育学校网覆盖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城市儿童提供的七年制高级学校也组建起来,四年制和七年制的学校成了苏联教育体系的基础,十年制学校也大量出现了。这表明苏联(  )
A.教育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B.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服务于政治改革
C.扫盲教育政策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D.教育体系的建立超前于苏联工业化
2022-03-18更新 | 43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