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2年年初,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这说明当时苏联(     
A.理性思考经济发展速度B.摒弃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D.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俄国是一个有370年沙皇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没有民主共和国的传统。文盲占总人数的80%,群众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落后的小农思想,骨子里有着很深厚的尊君意识,这股庞大的力量足以营造起一个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着直接关系。苏联进行一国社会主义建设时,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不得不用特殊的方式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摘编自孙利国《新世纪以来中国对“斯大林模式”研究综述》

材料二   不少学者认为,坚毅、刚强和政治敏感反映了斯大林个人品性的一个方面;而粗暴任性、强烈的权力欲,冷酷无情、崇尚暴力,主观片面、妒贤嫉能和孤僻,是反映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另一个方面。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也是十分复杂的人物,因此,他的个人品性对斯大林体制模式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也表现在很多方面。

——摘自陆南泉《斯大林模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以上材料包含了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诸多因素。请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因素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证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4-01更新 | 41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