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危机也是机遇,对危机不同的应对方式对一个国家民族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即便新政刚刚开始,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反映出新政已经改变了自由的内容……在退休将军、同时也是商人的休约翰逊的领导下,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很快制定了规则,在纺织、钢铁、采矿和汽车等产业内建立了生产、价格和工资的标准。约翰逊发起了一场公关活动,来宣传工业复兴管理局和它的蓝色秃头鹰的标志……但经历了最初的公众拥戴之后,工业复兴管理局陷入了备受争议的困境之中……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既没有带来经济的复苏,也没有带来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和平。

——[美]埃里克·方纳《美国历史理想与现实》

材料二   1931年苏联接收技术引进的项目达到 124 个,总值为 8300 万卢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1931 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占美国出口设备总额的 50,1932 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 90是销往苏联,苏联成为世界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与大规模的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相比,苏联人才仍然相     当匮乏,苏联利用经济危机中西方专家和技术人员过剩的有利时机,大量招聘人才到苏联工     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筹集资金,苏联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扩大出口,还积极吸引     国外贷款。1933 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 14 亿卢布。

——摘编自苏栋《苏联利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问题研究》

材料三   德国……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沉重打击。工人失业与农民破产交织在一起,造成德国国内矛盾空前尖锐。而当时的德国政府对消除危机束手无策。垄断资产阶级对此极为不满,     越来越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亚洲的日本由于经济基础薄弱,     国内市场狭小,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十分沉重。工人失业、农民破产、职员减薪,造成严重的社会动荡。日本的法西斯势力乘机而起。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国工业复兴管理局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指出罗斯   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发展本国经济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国民经济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德日法西斯统治建立的标志事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应   对经济危机的认知。
2020-11-20更新 | 2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 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本世纪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1993年出版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程》,1999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根据材料归纳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
(2)材料中的“结构性矛盾”在“20世纪给美国为首的国家带来强烈的影响”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各有哪些主要表现?
(4)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2016-11-27更新 | 2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浙江省瑞安四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现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019-06-0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6月浙江历史高考变式题(主观题部分)
4 .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主观题中,表格型材料题发展尤为迅速。这类试题特点是:外观简明,隐含信息量大,它能够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折射出历史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材料三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四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名称、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排名表的背后反映了苏联经济存在什么结构性的问题?
(3)材料三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与材料三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
2019-01-30更新 | 8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浙江省嵊泗中学高二5月月考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几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主观题中,表格型材料题发展尤为迅速。这类试题特点是:外观简明,隐含信息量大,它能够以表格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较直观的折射出历史的本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名称、主要标志和新工业部门的变化。
材料二 《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年份
项目
1913
1928
1932
1937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教材)
(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你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排名表的背后反映了苏联经济存在什么结构性的问题?
材料三   1949~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不包括手工业)

材料四   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40%
29%
7%
24%

(3)材料三中的三个图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结合新中国的经济政策,分析造成这些重大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与材料三中1956年的图示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请指出原因。(提示:从公有制经济成分及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归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纸币卢布值的稳定期不到3个月。1922年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是稳定期已经持续5个月了。……一年来年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交纳了大量的粮食税,现在我们已经得到几亿普特的粮食,而且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强制手段。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1921年春天,这两个城市(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工人有过不满。现在已经完全没有了。

——19221113日列宁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   工业化开始阶段,重工业的投资占了苏联整个工业投资的3/4,重工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58%。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建设的规模,工业总产值由435亿卢布增长到955亿卢布,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7.4%;建立了部门齐全的大工业体系。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是从1938年开始实施的。由于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越来越大,使苏联把愈来愈多的资金用于加强国防工业。到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1.8倍。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年来”苏俄经济建设的成效,结合所学,从政策的角度指出上述成效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执政时期工业化方针的要点,概述苏联20世纪30年代工业化的成果。
2021-11-0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也经历了曲折前进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生产的发展不是抽象力量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一系列人类非凡的智慧、努力和牺牲所缔结的果实。工厂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提高是史无前例的,但也给工人及其家庭和社区带来了许多痛苦。工人、政治领袖、记者和艺术家们,绞尽脑汁反复琢磨着工厂的意义。

——弗里曼《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二   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陷于分裂并造成某些国家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使得无产阶级在最薄弱的环节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可能。

——摘自列宁19174月发表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材料三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他们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近代英国工厂制度建立的标志性事件。针对工厂制度下工人的“痛苦”,英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法国的圣西门和巴尔扎克分别作了怎样的思考?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生产组织的角度,指出资本主义变成“资本帝国主义”的主要因素。简析列宁上述思想对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所起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主要特点,并从体制角度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角度,分析这一著作发表的意义。
2021-12-09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8 . 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重大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经济政策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军事共产主义、征粮队”B.“货币、市场、商品”
C.“指标、计划、计算”D.“互助、平行市场、共产主义”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就同农民的关系而言,也确实是一种让步、妥协。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有退却,就有进攻。因此,新经济政策实行不久,特别是农民造反的威胁略为减轻之后,停止退却、发动进攻的呼声就不断高涨,逼得列宁一年之后,不得不在党的十一大上宣布停止退却,开始进攻。

——郑异凡《苏联春秋:革命与改良》

材料二   斯大林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做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他认为,优先发展轻工业“就是自杀”,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他号召创造“布尔什维克的速度”,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

——摘编自闻海《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新经济政策对农民“退却”的主要表现,说明“退却”在理论探索方面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关于工业化的看法,并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提出上述看法的原因。
2022-03-10更新 | 41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考选考科目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学习实行“新经济政策”。

——据【苏】列宁《论粮食税》《十月革命四周年》,《列宁全集》整编

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当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功劳”及其“真正限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用史实说明中国吸取“苏联搞社会主义”60多年来的教训,最终促使社会主义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