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管“协约国”帝国主义者或德国的谢德曼之流、奥地利的伦纳之流这类资本主义的奴才颁布何种禁令,玩弄何种卑鄙手腕,都不能阻碍全世界工人阶级听到关于这个国际的消息并同情这个国际。这种环境是由劳动群众中间的苏维埃运动造成的,苏维埃运动已发展成为真正的国际运动了。

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实际上是在1918年创立的,那时,由于多年来特别是战争期间同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作了斗争,许多国家都已成立了共产党。第三国际是1919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的。

——摘编自列宁《第三国际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摘自张泽宇《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来龙去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国际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4年至1934年苏联向共产国际提供经费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5-19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0)历史试题
2 . 如图为苏联“二五”计划(1933-1937年)国民经济目标增长率与实际完成率比较。据此可知苏联
A.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试图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D.农业和轻工业呈现衰退趋势
2020-10-29更新 | 2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六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表为部分商品在苏联(俄)进口中所占的百分比(单位:%)。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苏联

年份
项目
191819201925192919301933
机器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5.015.120.630.1843.0
燃料和电力0.31.30.70.70.10.1
食品和食品原料14.84.09.99.811.18.2
工业消费品58.958.39.22.71.41.7

A.工业生产水平已居世界前列
B.农业政策制约了工业发展
C.民众的消费能力呈下降趋势
D.形成了独特的工业化模式
4 . 1937年起,苏联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农业机械和拖拉机。进口黑色金属的支出由“一五”计划的14亿卢布减少为“二五”计划的8800万卢布,对外贸易额则由1930年的45亿卢布降为1936年的14亿卢布。这一变化
A.反映了经济大萧条的世界影响B.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暴露出苏联经济建设严重弊端D.是由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反映了不同年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的大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对图中比例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美国遭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B.计划经济对苏联工业的作用巨大
C.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已丧失D.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较为激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苏联在1928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没有马的占45.2%,没有乳牛的占34.8%,有一匹马的占38.3%,有一头母牛的占40.9%;到1930年,加入集体农庄的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49.2%,乳牛总数的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B.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C.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D.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7 .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