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1934年,斯大林指出:“虽然货币经济是资产阶级的经济手段,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利用这种手段来发展贸易,因为苏联的工业和农业都已经发展良好,下一步的任务就是促进城乡商品流转,商品流转是连接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必要环节。”斯大林的这一表述旨在
A.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
B.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
C.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
D.使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2 . “(二战前)苏联的工业已经像事实上那样迅速向前发展,因为政府提取了大约40%的国民收入用于再投资;相比之下,美国只提取了大约20%的国民收入。”材料强调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有效集中全国物力
B.新经济政策提高了人民的积极性
C.二战前苏联的体制促进了工业化进程
D.国民收入水平较低是苏联解体的原因
3 . 布哈林在《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1928年)中写道:“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对建筑材料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这表明布哈林
A.坚持新经济政策恢复货币
B.强调按经济规律发展工业
C.据国内外实际情况提意见
D.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2019-04-2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苏联某时期,国家把法律、监视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触角伸向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充满了恐惧、伪装和绝望,耳语成为日常生活的特征。这一时期是
A.十月革命胜利初期
B.新经济政策期间
C.斯大林统治时期
D.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2019-04-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农民们宁愿在自己私人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按照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耕种,然后在公开市场上以他们所能得到的最高价格,而不是政府为集体农庄生产的农产品制定的低价格出售他们的任何商品。因此,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D.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019-01-04更新 | 52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北海市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的盛衰……绝非外在的“干扰因素”所致,而是工商界自身的规律。……理论意义上的萧条,指的是产量、实际收入和就业水平长期显著下降,这种情况只能用经济体系自身的各种因素的作用来解释……历史经验似乎表明,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外来影响可能导致商业周期趋势的地方,经济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趋势。这表明我们的经济体制具有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性,表现出这种或那种趋势。

——摘编自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结合材料和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经济体制与经济危机”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科学,阐述需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2018-10-09更新 | 115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
A.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B.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D.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2018-06-14更新 | 323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陆川县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工程浩大的第聂伯河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2家公司。斯大林承认,苏联约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严重依赖外资推动工业化进程
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C.实行全面的经济对外开放政策
D.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65-1979年间苏联集体农庄庄员家庭收支构成(%)

下列对苏联经济解释合理的是
A.庄员生活总体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B.集体农庄的收入总量在稳步上升
C.教育医疗比重说明社保体系完善
D.能购买商品说明不再是计划经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