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发展为世界强国。在此期间,苏联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B.轻工业C.商业D.重工业
2 . 如表为苏联工业生产的部分重要指标简表。这可用来说明(     
年平均增长率(1928~1940年)占世界工业总生产比重钢产量
15.8%1928年1940年1928年1940年
2.6%10%430万吨1830万吨
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计划经济体制增强了经济活力
C.农业集体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D.苏联模式推动了国家的工业化
3 . 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     
A.“一五”计划正实行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二五”计划已完成D.计划经济体制正式形成
2022-07-03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1931年2月,斯大林提出“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布尔什维克掌握技术成为专家。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提升国民的素养B.尽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C.助推工业化实施D.凸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1929-1932年苏联谷物出口情况统计(万吨)。据此判断,苏联
A.农产品市场因世界经济危机扩大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经济建设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影响
D.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6-01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战略简表,这些战略(       
序号主要内容
充分利用西方经济危机这一时机发展本国经济
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和科技人才
保持经济独立;具体表现:实行外汇垄断,取缔所有外汇和有价证券交易,并严打走私。
扩大出口粮食、木材、石油、矿石等产品,扩大工业化急需的设备和技术出口
积极吸收外国专家担任企业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顾问,并派遣技术人员出国学习。
A.继承并发展了新经济政策B.加剧了苏联与西方矛盾
C.纠正了计划经济体制弊端D.灵活地运用了马列主义
7 . 1929年起,苏联建立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拖拉机作业时间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加快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C.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D.适应工业化建设需要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列宁全集》

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分别指出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022-10-06更新 | 242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选择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斯大林执政时期,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该模式
A.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B.优先发展轻工业
C.推动了经济短期快速发展D.实行多种所有制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的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形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

材料三   某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了1000万人。”

——闫志民主编《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依据材料一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途径的原因及成就。
(3)苏联的工业化过程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2021-06-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