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9年,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共与苏联签订了七十多个技术援助协定,项目中的大多数是由美国、德国提供,共达55个,占苏联接受项目总数的78%。这些项目涉及了重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据此可推知(     
A.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斗争B.苏联工业化得到美德有力支持
C.优先发展重工业已成为国际共识D.苏联工业化过分依赖西方国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2年年初,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会议通过《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规定:1933——1937年,轻工业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这说明当时苏联(     
A.理性思考经济发展速度B.摒弃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C.有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D.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颁布了新的发明创造奖励条例,鼓励技术革新,奖励发明创造。条例规定,可以按发明创造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提取一定比例的奖金,奖金额最高可达10万卢布。该条例的颁布(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B.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D.优化了国民经济的结构
2022-11-28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苏联到卫国战争前夕,电站占全国固定动力设备的73%,工作机器的电气系数达到82%,修筑了几千千米铁路和开凿了运河等大型工程,在荒凉的东部建立了新的工业区。这反映了苏联
A.商品经济繁荣B.工农业协调发展C.国际地位提高D.工业化成就突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材料一所指的“两位学者和战士”是谁?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这一理论在俄国得以成功实践的重要事件?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模式以及经济发展中的启示。
2022-06-0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决议提出"在合作化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从1929年起,苏联建立机器拖拉机站,从组织上、物质技术上帮助集体农庄巩固和发展。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农业生产落后面貌B.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C.加快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
7 . 下表是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世界上所处的位次。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32
机器制造业422
联合收割机21
电力1073
644
石油322
553
A.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B.斯大林体制弊端初露端倪
C.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D.计划经济具有一定优越性
8 . 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苏联农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影响B.苏联模式的弊端
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2022-05-04更新 | 394次组卷 | 2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7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9 . 苏联在“一五”计划期间,在社会服务方面,为苏联公民提供免费医疗、疾病和残疾津贴、产假补助等,从而使人民预期寿命从32岁提高到67岁,婴儿死亡率从273‰下降到45‰。这一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的重要性B.苏联政府致力于缓和社会矛盾
C.苏联在经济危机当中被迫调整政策D.苏联以改善社会民生为中心点
10 . 1930年前后,斯大林指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那些胡说必须降低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人,是社会主义的敌人,是我们阶级敌人的代理人”。据此可知,斯大林的论断
A.将经济发展与政治需要相结合B.以追求建设速度作为终极目标
C.推动苏联工业建设道路的开展D.导致经济政策转向了自由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