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评论罗斯福“新政”说:“今天国家正对没有特权的人进行保护,增加国民收入,并把此项收入更公正地分配给各类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美国政府不仅承担起保证社会安全的全部工作.而且还要成为工商企业的参与者和创立……现在,这个国家却从事建设和开办工厂、买卖货物和劳务、借贷货币、储藏商品、开办航运、经营铁路。”

——《今天美国的问题》

材料二   而自里根始,美国进行了所谓的放松管制,从航空业开始,电信、电力、运输等行业,接二连三地进行改革.鼓励国有资本私有化,取消市场准入的禁令,规定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产业,而无须行政审批,这样就引入了竞争,打破以前的行政垄断。

——《历史上英、俄经济政策概览》

材料三   把全部国家经济机构变成一整架大机器,变成一个使几百万人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经济机体。

——摘自《列宁全集》第三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罗斯福新政期间,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结合史实分析这种“角色”所取得的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回答,里根政府的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经济体制?与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比,该体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优越性。
(4)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021-12-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东南协作体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卷)
2 . 从1922年开始,苏俄接收德国人帮助建设工厂和企业。到1929年以后,苏联接受的西方国家技术援助80%来自美国,这种技术引进持续到冷战中期。这说明了苏俄(苏联)的经济建设
A.利用了国际局势的变化B.借鉴了西方的市场经济
C.受益于冷战政策的实行D.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 . 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恢复国家资本主义
C.下放企业管理权D.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4 .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1937年,苏联宣布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依靠国家力量有计划推进B.利用西方大危机的外部环境
C.延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D.调动人民生产劳动积极性
2021-07-2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是
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
1928年2.71.7
1932年14.861.5
1937年56.193.0
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
2021-07-08更新 | 8558次组卷 | 7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8--1937年,苏联顺利完成两个五年计划,到1940年,苏联年产1800万吨钢,1.6亿吨煤,3100万吨石油,483亿度电,基本上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居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化推进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依靠国家力量有计划推进B.利用经济危机的外部环境
C.平衡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D.调动民众生产劳动积极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材料二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三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从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允许农民终身占有和继承土地,鼓励农户独立经营。但改革收效甚微,农业发展的低迷状态未能得到实质性改善,农民大失所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对农业政策做了怎样的调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农业政策调整失败的教训。
2021-06-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原文有改动

材料二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1)据材料一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苏联是如何处理农业与工业发展关系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2021-05-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时间(年)探索
1918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30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
1936“苏联模式"形成
A.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B.都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D.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1-05-12更新 | 410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满族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A.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速高于苏联B.“斯大林模式”造成苏联经济下滑
C.“冷战”导致了美苏经济此消彼长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2020-12-19更新 | 331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