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折扣券”是今天美国“福利券”(foodstamps)的前身,主要用来购买食品(不得购买奢侈品),它可以在参加政府项目的所有商店里使用。福利券至今仍在美国广泛使用。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材料三   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为这张“折扣券”撰写历史背景说明。
(2)材料二中罗斯福谈到的“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历史作用?
2021-12-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苏联将积累率从1925年的9.7%高到1928年的20.8%,消费基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则由1925年的90.3%为1928年的79.2%,苏联这一调整意在
A.确立计划经济体制B.为工业建设积累资金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D.推动农业集体化进程
3 . 195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但是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的成效显著B.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后
C.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D.新经济政策逐渐丧失作用
2021-12-0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4 . 下图反映的是某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的形势图。推动这一形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该国
A.实施贸易壁垒政策B.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C.积极地抢占殖民地D.经济体制发挥优势
2021-12-0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
5 . 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在俄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水平低下,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里,“社会主义原始积累”的资金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当作"殖民地”。为此,苏联政府实行的政策
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C.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有力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2021-11-25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资金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上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是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它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通常情况下工业化道路的一般途径。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
(2)苏联的工业化又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为什么采用这种途径?
(3)材料二反映出苏联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2021-11-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代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为了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苏联的经济现代化探索给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价格交售给国家。……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材料二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在经历了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之后,整个国家已是满目疮痍……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导致粮食十分匮乏,许多人死于饥饿。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在城市里,许多工人因生活条件恶化也心怀不满,纷纷罢工。……1921228日,波罗的海舰队主要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表明国内不满情绪已经非常严重,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材料三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1319281932年①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拖拉机不详42121
电力15107432
石油232121
555432

注: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1)材料一表述的苏俄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通常被称为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3)材料三反映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的方针是什么?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苏联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
8 . 下图是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该作品旨在
A.维护斯大林的集体化政策B.赞扬女子的劳动热情
C.宣传粮食生产的丰硕成果D.凸显工业化建设成就
2021-11-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从1922年开始,苏俄接受德国人帮助建设工厂。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有50%卖给了苏联。这些说明苏俄(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A.借鉴西方的市场经济B.一定程度上呈现开放性
C.不受欧美各国的制约D.迅速建立了工业化基础
2021-11-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评论道:“(斯大林)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但他......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一变化致使
A.农业集体化中存在急躁冒进情绪B.农业落后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C.政府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日渐清晰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出现失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