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1937年,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7.4%;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一成就表明
A.新经济政策具有科学性B.斯大林模式具有合理性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成效D.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 . 1927—1940年,苏联粮食收购价格提高了20%,棉花合同订购价提高了2.75倍,而农民购买工业品价格却提高了5.5倍。这表明苏联(     
A.新经济政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B.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举步维艰
C.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贸易取消D.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得以实施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材料二:1929年秋天,斯大林选择了加速全盘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斯大林提出,为了保持工业化发展的高速度,必须通过“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入”工业,从以后的实践看,农业集体化并没有在发展生产、增加产量上取得成功。而且由于冒进和对农民的粗暴剥夺,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呈现出绝对下降趋势……这里也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加速积累、加速重工业化必然加剧同农民的矛盾。从最初动机看,苏联之所以加速推行全盘集体化,与其说是为了农业本身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如说是为解决农工矛盾和保障国家工业化而寻找途径。

——摘编自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评价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业化?
2021-09-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苏联经济建设情况》表明,当时的苏联
A.五年计划促进了经济全面发展B.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已经凸显
C.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受到压制D.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3221
机器制造业42121
电力107432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6 . 1927年底到1928年初,苏联出现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富农的破坏和小农经济的落后、商品率低是造成当年苏联粮食收购困难的主要原因。据此可知,粮食收购危机导致(   
A.苏联加快大规模农业集体化步伐B.苏维埃政府实行余粮收集制
C.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
7 . 下列对斯大林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①苏联形成比较齐全的体系
②使农业、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③有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④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7-2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大国崛起》中说到:“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斯大林模式
2019-08-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理)
9 . 斯大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特殊情况下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起过积极作用,也使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失误难以及时纠正。其主要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快速推进工业化
B.政治体制集权化,经济体制计划化
C.建立集体大农庄,强力推行公有化
D.发动大清洗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
2019-08-1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文)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名校
10 . 二战中,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取得胜利。这足以说明,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已严重失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C.战争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D.新型工业化模式优势明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