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31年至1933年间,苏联进行了全面的工资改革,其中工人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的差距由以前的1:2变为1:3.8,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与勤杂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由1931年的3.6:1扩大为1934年的4.3:1。这一改革
A.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B.顺应了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C.造成了苏联阶级矛盾的激化D.深化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力度
2022-04-15更新 | 462次组卷 | 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时,世界范围的知识分子纷纷前往苏联进行参观,正如一位美国教授所说:“现在只有苏俄值得一看。别国,连美国在内,都是束手无策,唯独苏俄一往直前”。这一现象反映了
A.美国逐渐沦为落后国家B.资本主义制度瓦解
C.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2021-07-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1928年、1932年、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的排名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1928年1932年1937年
工业生产总值532
拖拉机422
电力1073
石油322
553

A.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苏联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C.苏联工业指标排名的提升与西方经济危机无关
D.苏联重工业发展是推行市场经济的结果
2021-07-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

——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
2021-06-15更新 | 4371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文中认为“莫斯科的模式……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更为适宜”是因为“莫斯科模式”使苏俄(联)
A.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为反法西斯胜利奠定了基础
C.实现了大农业生产D.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021-02-05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冷战”格局的形成美苏对峙
C.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2019-07-01更新 | 15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工业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消费品的投资则增加3.6倍,农业的投资增加50%,农业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
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
C.尝试调整农轻重发展失衡问题
D.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摘编《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2018-08-1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长庆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有人说苏联是让斯大林的偏重重工业的发展模式给解体的。但也有人认为如果苏联不做出这样的选择的话,恐怕等不到二战结束就会崩溃。对于这两种观点的理解,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苏联解体的唯一原因是斯大林模式
B.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偏重重工业发展
C.二战的爆发延缓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D.斯大林模式与当时苏联国情相契合
2017-12-06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6-17高一下·北京·期中
名校
10 .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
2017-08-06更新 | 453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