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1928—1939年苏联农业中拖拉机总数统计(单位:千台)。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时间

数量

1928年

18.5

1932年

148.3

1936年

511.5

1929年

61.7

1933年

213.9

1937年

560.6

1930年

66.9

1934年

297.5

1938年

617.9

1931年

123.3

1935年

412.3

1939年

647.2

A.农业普及机械化生产B.工农业比例趋于合理
C.工业化建设成效显著D.集体农场的规模扩大
2 . 1928年,苏联开始大规模发展高等技术教育,并提出改进第二等级学校的教学,使其毕业生具有升入高等教育的足够的基础知识。1929年又把原来教育人民委员部管理的高等专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按其专业性质分别划归各有关人民委员部管辖。这些措施旨在(     
A.保障新经济政治能够顺利施行B.满足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完善教育结构层次促进高等教育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培养必备人才
2023-07-28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3 . 1952 年,苏联农庄生产1公担马铃薯的成本是40卢布,而它的收购价格仅为3卢布。1952~1953年,谷物、牛肉的生产都是赔本的。同时,这一时期工业品与食品的零售价格比1940年提高了86%。若要从根本上改变此状况,苏联政府亟需(     
A.加大对农业生产投入B.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C.协调轻重工业的关系D.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2023-07-24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好题汇编】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4 . 下图为苏联时期的一幅宣传画——《在集体农庄务农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人民群众热情讴歌农业集体化运动B.集体农庄符合苏联模式的要求
C.反映出集体农庄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集体农庄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022-12-18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纲要下 第七单元-知识串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8年,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率先实施“包产到组”,集体农庄把耕地、农具和牲畜固定承包给生产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承包地上的整套农活,单独向国家交售农产品,独立进行经济核算,自负盈亏。这一做法
A.强化了斯大林经济模式B.随后得到大规模推广
C.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D.挑战了固有经济理论
2021-11-28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9讲两个世界的新探索(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6 . 下表为1890~1938年部分大国的能源消耗量(单位:相当于百万吨煤)(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据此可知
A.能源消耗量反映了工业化水平
B.除煤炭以外的能源利用极其有限
C.大萧条对法德苏三国冲击较小
D.二战前美国工业产量超过欧洲总和
2019-03-01更新 | 140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高考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15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7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62次组卷 | 39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8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8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2019-01-30更新 | 4906次组卷 | 67卷引用: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周考历史试题
9 . 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2019-01-30更新 | 5753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6届高三高考联考模拟试题分项版专题10历史试卷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斯大林时期,苏联农民以仅有的3%—5%的私有土地生产出苏联25%—30%的农产品,而同期美国的农场则是以苏联集体农庄50%的土地和10%的劳动力生产出相当于苏联130%的农产品,但苏联依然坚定不移地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集体农庄是苏联配合工业化的农业政策
B.集体农庄有利于维护工人与农民的关系
C.土地公有制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集体农庄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