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9年并不是帝国的丧钟,它为新帝国的开启提供了可能。日本被承认为主要的帝国行为体,不断打破帝国扩张的界限,但在东南亚引发了与欧洲帝国和美国的冲突;德国则因对被排除在世界帝国之外感到不满,进而建立了纳粹政权领导的第三帝国,在没有他国强加约束的情况下公然要求加入帝国主义阵营;美国也在推动建立新国际秩序后发展了一套权力运作的机制,其全球野心使其走上了与日本和德国碰撞的道路。特定帝国的崛起,导致二战遭致了一战所未曾带来的帝国生存危机。

——摘编自(美)简·伯班克、弗雷德里克·库珀《世界帝国史:权力与差异政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世界近现代某一个“帝国”的发展道路,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选“帝国”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2023-01-10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辽宁专用)
2 . 二战后初期的柏林,在美军交易商店,一名普通士兵可以用一美元买到两盒好彩烟。而一名苏联士兵则要为此在黑市上付出100美元。一只卡通手表本来只要3.95美元,苏联人买就要500美元。一部相机是14.95美元,苏联人可能要花多达1000美元才能买到。该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轻工业相当落后B.美国商品更受苏联人欢迎
C.苏联人消费能力惊人D.苏联对美国贸易逆差巨大
2022·辽宁·模拟预测
3 . 一篇介绍苏俄(联)经济的文章中写道:“进入这一阶段时,国家对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已形成,该阶段初期还取消了新经济政策,实行了给农民带来灾难和悲剧的农业集体化……但国家面貌得到真正改变,并且充分做好了战争准备”。这些内容论述的是
A.新经济模式的探索和实践B.战争时期和战后的经济恢复
C.计划管理体制的巨大威力D.僵化体制下的经济实用主义
2022-05-05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辽宁卷)
4 . 中亚地区长期是苏联的产棉区,外高加索主要生产茶叶和葡萄酒,乌克兰是欧洲著名的产粮区,远东地区为苏联提供各种矿产资源,二战后苏联又通过经互会等组织转移过剩产能和进行国际合作。这说明了(       
A.国内国际双循环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长远规划
C.苏联国内经济结构不断调整趋于平衡D.美苏争霸促使欧洲市场日益分化对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1年至1933年间,苏联进行了全面的工资改革,其中工人最低工资与最高工资的差距由以前的1:2变为1:3.8,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与勤杂工平均工资的比例由1931年的3.6:1扩大为1934年的4.3:1。这一改革
A.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B.顺应了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C.造成了苏联阶级矛盾的激化D.深化了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力度
6 . 下图为斯大林时期苏联的一幅宣传画(局部),其主题是:通过我们的劳动,我们将完成五年计划,建造庞大的工厂。对此合理的解释是,该宣传画

①体现艺术为现实服务       ②旨在否定新经济政策
③具有现代主义的风格       ④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2-03-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苏联存在的70多年里,一共有过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它被列宁否定,但斯大林延续了这一模式;另一种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但它被斯大林所推翻。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与建设模式的变化
A.纠正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偏差B.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C.反映了计划和市场地位的不同D.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
8 . 20世纪30年代,苏联加快推进北极地区开发计划,除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之外,在能源开发与工业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获得了全新发展,北极地区工业“基地”初步形成。这一初步形成
A.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必要支持B.促进了新经济政策发展与完善
C.推动了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9 .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农业集体化以后,集体农庄(包括农民)与国家之间形成实行义务交售制的经济关系。义务交售制采用买卖的形式,但农副业产品不是商品,而是被征购的劳动产品,实际上是“贡税”。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C.提高了农业的经济地位D.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
2022-01-21更新 | 746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五)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20年代中期之后,苏联的复原军人回到农村发挥了积极的模范作用,下表为1927-1930年军队农业人才培训统计表,据此可知
A.”新经济政策的落实有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B.苏联红军为农业经济组织的变革做出了贡献
C.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有利于苏联农业发展
D.苏联红军工作重心随着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
2021-05-30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