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1 . 斯大林提出“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此,苏联
A.开展一五计划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成立经互会
2019-04-23更新 | 111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三明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一模文综历史
2 . 1945年4月,铁托率领南斯拉夫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斯科时,斯大林说:“战争结束了,再过15—20年,我们也会恢复起来,然后再打仗!”斯大林这一言论
A.预示苏联将强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旨在应对美国对苏联挑起的冷战政策
C.表明苏联开始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反映出美苏“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2019-04-07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福建省2019届高三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据记载,1933年与1916年相比,苏联牲畜存栏量骤降1/2至2/3,粮食总产量跌入低谷。材料现象
A.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保证了工业化的顺利完成
C.说明苏联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D.说明国家对农业投入不足
4 . 第聂伯河水电站于1939年建成,该水电站由苏联和美国技术专家设计,美国通用公司承揽,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与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说明
A.斯大林模式蕴含新经济政策因素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
C.美、苏合作共同抵御经济大危机
D.苏联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经济体制
5 . 20世纪30年代,“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莫斯科“计划”
A.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B.是战胜一切法西斯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C.是新兴独立国家借鉴的模式
D.推动西方国家向宏观调控的现代经济过渡
2019-02-16更新 | 79次组卷 | 4卷引用:【市级联考】福建省三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①苏俄新经济政策   ②苏联斯大林模式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80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1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毕业班高考模拟考试历史卷
7 .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
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019-01-30更新 | 508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4-2015学年福建泉州永春县美岭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9 .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2019-01-30更新 | 4900次组卷 | 5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新课标1卷)
10 . 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019-01-30更新 | 3060次组卷 | 39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福建省晋江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四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