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9 道试题
1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
2016-11-21更新 | 53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江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2 . 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3 .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D.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4 . 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     
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B.输入机器和设备为主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D.优先发展重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俄罗斯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我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B.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C.推行新经济体制D.实施“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在工业化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对外受到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情况下的,通过内部的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很快实现了工业化。 50年代初期的中国在对外方面因朝鲜战争而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威胁和军事禁运。 国内经济则因过去的半殖民地性质,重工业极为落后和布局非常不合理,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1953年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探索,党终于选择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武力《新民主主义社会提前终结的历史分析》

材料二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像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的问题,像一些东欧国家由于轻重工业发展太不平衡而产生的严重问题,我们这里是不存在的。……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选择苏联工业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材料中的“经济建设实践”主要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的含义是什么?有何意义?此后,中共八大对我国工业化建设明确了怎样的任务?
7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让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业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2016-09-27更新 | 2126次组卷 | 35卷引用:备战2021年高考历史纠错笔记-专题10一战以来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8 . 据所学知识推断,下表“□□”中应填入的国家是(        )
1925~1938年制造业生产指数(单位:1913年=100)
1925年1926年1930年1935年1938年
世界121.6126.5137.5154.5182.7
□□70.2100.3235.5533.7857.3

A.美国B.英国C.中国D.苏联
9 . 下表体现了1928年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其变化原因不包括
1928年1932年1937年
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3221
机器制造业42121
电力107432
A.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欧美遭受经济大危机打击
C.苏联对德作战的军事需要D.发展经济的五年计划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