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沙皇时期,俄国的文盲率高达75%,到1939年,苏联全国识字居民达87%,城市普及了七年制义务教育,农村实行了四年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成倍增长。这一成就(     
A.表明苏联把教育放在首位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发展
C.提高了苏联政治的民主化D.缩小了苏联城乡收入差距
2 . 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8-14更新 | 720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山东·专题练习
名校
3 . 下表反映了1924、1928、1939年苏联人口的阶级构成,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成分半份工人和职员集体农民和合作化手工业者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地主、商人和富农
192114.8%1.3%75.1%8.5%
192817.6%2.9%71.9%1.6%
193950.2%47.2%2.6%0.0%

A.国内外局势的影响B.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D.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2022-08-10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学者张建华指出,苏联政府用超经济的行政手段将农民视为工业的“贡献者”,使他们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该做法
A.优化了国民经济的格局B.引发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C.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D.适应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需要
2022-06-29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2022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新高考地区专用-2022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卷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为1929-1932年苏联谷物出口情况统计(万吨)。据此判断,苏联
A.农产品市场因世界经济危机扩大
B.生产关系变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经济建设受到国际政治局势影响
D.农业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需要
2022-06-01更新 | 65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31年10月,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建成投产,斯大林致贺说:哈尔科夫拖拉机制造厂建筑工程是乌克兰农业集体化的钢铁支柱,它的建设者是引导千百万乌克兰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先锋队。斯大林强调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优势B.通过发展机械化来支持集体化
C.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D.全盘农业集体化不可操之过急
2022-05-30更新 | 400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八十六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名校练习卷(二十二)历史试题
7 .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
匮乏。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这从根本上说明
A.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B.计划经济的弊端严重
C.轻、重工业没有协调发展D.忽略了市场经济规律
2022·山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苏联推行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在苏联农村的主导地位,如表为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情况,材料反映了集体农庄
1940—1945年苏联集体农庄劳动日平均实物工资(公斤)
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5年
谷类2.01.61.00.80.7
土豆1.20.40.30.50.3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B.体现按劳分配原则
C.完全不利于苏联社会发展D.加重农民生活负担
2022-05-15更新 | 36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 广东专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大林在1931年2月4日的讲话中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时间内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由此可见,斯大林要求展开“布尔什维克的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尚未独立B.国际形势严峻C.经济危机严重D.国内局势失控
10 . 苏联工业化对农村提出以下要求:防止农村两极分化;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和积累,积累的方式不是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而是以国家垄断形成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形式,让农民缴纳额外税;实行国家计划严格控制下的卖方市场。据此可推知,斯大林体制
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佳途径B.在农村保持某种程度的自然经济状态
C.排斥市场并且禁止商品交换D.借鉴了西方工业化资本积累的模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