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1937年,苏联工业领域中,资本主义私有制已被彻底排除,国有企业产值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占99.8%;在农业领域中,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99%。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取得巨大成功B.国营经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C.斯大林模式具备社会基础D.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基本建立
2 . 1933~1934年,苏联农民的小麦交售给国家的价格为每公斤3.2到9.4戈比(货币单位);通过国家商业渠道销售的面粉每公斤零售价格最高约是400到500戈比。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应对西方国家经济上的封锁B.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市场繁荣
C.提高集体农庄农户的积极性D.为高速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
2022-05-09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28年后,苏联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门户之见,主动与西方改善关系。据统计,1931年,美国出口机器设备中的50%出售给苏联,英国机器出口中的70%出售给苏联。1931年全世界机器出口总量的30%销往苏联,次年则高达50%。这表明当时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工业化发展B.经济危机缓和了美苏之间的矛盾
C.苏联推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D.苏联已经基本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4 . 世界银行1996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认为:“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并进行了一场建立另一种经济体制的实验……(这些国家)对生产进行集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资源。”这一“实验”
A.主要受到罗斯福新政实践成功的影响
B.其本质上依然是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C.有利于发达国家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D.在中国体现为理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2-03-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0年7月,苏联政府成立外宾商店,外宾商店最早是作为莫斯科贸易公司的办事处出现的,起初面向外国人,以换取外汇。1931年6月起,允许苏联公民进行交易,苏联利用贩取的贵金属和外汇,进口了大量的设备和原料。由此可知,外宾商店的成立
A.为国家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适应了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建设需要
C.促进了苏联公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D.说明政府充分利用市场发展国家经济
6 . 苏联政府在实施“一五计划”期间,从西方国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二五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从西方国家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国内需求量的0.9%。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西方的经济技术封锁趋势加强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已调整
C.工业生产的自主能力快速提升D.逐步克服了计划经济体制弊端
2022-01-18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现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1929年起,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先后发生了经济大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而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苏联
A.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
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
D.实现了农业集体化
9 . 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2019-01-30更新 | 4584次组卷 | 47卷引用:云南省广南县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3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流传着一个政治幽默:一天,有个西方记者要采访第一个上天的宇航员加加林的家,他家的邻居告诉记者说:“他上天了。”记者说:“那我采访加加林夫人也行。”邻居说:“她去商店买东西了。”记者说:“那我等她回来吧。”邻居说:“你还是等加加林吧,因为他夫人买东西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而加加林在天上飞得很快。”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A.农业发展缓慢
B.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C.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
D.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市场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