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列宁在《“论粮食税”一书纲要》中说:“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的和可悲的需要。相反的看法是危险的错误。”这表明列宁
A.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B.全面否定了余粮收集制
C.认为余粮收集制是必要的D.停止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 . 1919年苏俄政府颁布法令规定:所有居民不分年龄一律人均8平方米;如果住宅中的人均面积超标,也就意味着出现了“多余的面积”,就必须允许其他人迁到这套住宅里共同居住,这就是“聚凑使用住宅”。这一法令
A.体现统一分配住宅的原则B.通过货币关系解决了住房问题
C.实现了公有制下的社会平等D.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3 . 1917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写下了他的社会主义总公式的经典表述,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土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国民教育等=总和=社会主义"。这反映出列宁
A.决定推行新经济政策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D.依赖外国经验建设国家
4 . 1920年7月,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征收粮食税的重要性
C.恢复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苏俄)经过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头几年的有组织的努力之后,数千年来的商品制度的基础正在像纸房子一样坍塌。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的时候,只能从回忆录中知道什么是货币,而我们的孙子就只能根据历史教科书中的彩色画片知道什么是货币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商品货币关系D.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2020-07-1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列宁在1918》的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些镜头: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也曾对妻子许下最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的经济政策是
A.罗斯福新政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
7 .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新经济政策则规定,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这两种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力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D.都是适应战时的需要
8 . 1920年,苏俄国民经济最高委员会下设有52个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下属各工厂的原料、生产、产品调拨等经济活动。苏俄此举的直接目的是
A.适应国内战争对工业品的需要B.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建设模式
C.满足国内民众改善生活的要求D.争取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2020-05-23更新 | 218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19年3月苏维埃政府将全国城乡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社,一律联合并改组为统一的消费公社,规定全体城乡居民都必须加入消费公社,日用必需品由国家统一分配。由此可知,苏维埃政府
A.取消了自由贸易
B.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C.鼓励私人办企业
D.征收固定粮食税
2019-09-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10 .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019-06-07更新 | 254次组卷 | 32卷引用:河北省阜城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九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