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大国崛起》解说词之十一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据材料一中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并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列宁提出“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为此他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概括指出1921年前后苏俄农业政策的变化。
2020-11-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后,“它所控制的地区只占全国面积的1/4,主要是莫斯科周围的地方。它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由于原料缺乏,铁路瘫痪,40%的工厂停了工。劳动大众生活困苦,长期忍受着饥饿的折磨”。由此,当时的苏俄
A.允许中小企业由私人经营B.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在经济领域采取非常措施D.被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扼杀在摇篮里
3 . 1920年,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为此,当时苏俄
A.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B.实行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
C.利用资本主义因素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D.将国民经济纳入到战时经济体制
2020-01-13更新 | 27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列宁高兴地认为:“我们通过粮食委员会的机制来筹集,我们凭借社会主义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方法来筹集,以固定价格来筹集,通过在农民中分配而不是在自由市场上出售来筹集——这就是说,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路。”列宁找到的这条路
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B.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C.超越了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D.是对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保护
2020-01-0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从城市里派出了大批的工人“征粮队”,他们身上不仅带着粮袋,还带有枪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余粮收集制的实施
B.向农民征收固定粮食税
C.推动农业集体化的发展
D.强制征粮支援一战前线
6 . 莫洛科夫斯基是苏维埃俄国时期的一位普通农民,1918年秋粮食喜获丰收。当时他对粮食的处理最有可能的是
A.剩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给国家
B.余粮可用作饲料
C.余粮卖给集体农庄
D.按国家要求缴纳固定的粮食税
7 . 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9-01-30更新 | 1198次组卷 | 34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历史试题
8 . 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  )
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
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9 . 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A.余粮收集制B.固定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生产合作社
10 . 列宁在1917年9月的《布尔什维克能保持政权吗》文章中说:“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劳动义务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算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这反映了列宁
A.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B.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论雏形D.脱离俄国资产阶级掌权的社会现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