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影响和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仔细观察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一战前水平比较表
项目
农业
总产量
粮食
产量
工业
产量
石油
产量
生铁
产量
产业
工人

1913年
1
1
1
1
1
1
1920年
0.67
0.5
0.33
0.4
0.03
0.5
A.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社会经济百业凋敝,产业工人大量减少
B.新经济政策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C.连年的战争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
D.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斯大林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2016-12-07更新 | 7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反映1913年俄国、1920年苏俄、1925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情况

项目191319201925
农业总产值(%)10067112
种植业(%)10064107
畜牧业(%)10072121
粮食(万吨)765045197247
牛(万头)606052506210
猪(万头)209017502180
工业总产值(%)102.514.1077.39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坦率地讲,我们过去搞社会主义是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问题。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文选》


(1)材料一中1920年与1913年相比,工农业生产情况变化的原因有哪些?1925年工农业总产值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何特点?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
2021-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917——1953年工业总产值发展速度(苏俄、苏联)(以1917年为100%)

对图中阶段趋势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1917--1921年下降趋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体现局限
B.1925--1936年快速上升: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成效显著
C.1940--1945年下降明显: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D.1946--1953年发展迅速:赫鲁晓夫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20-07-11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