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难以忍受余粮征集制的沉重负担,产生了严重不满;大批工人由于饥饿和工厂停工而纷纷从城市逃往乡下,成为“背口袋的人”(搞粮食投机的人)。列宁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19213月,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石镇平《重新解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   在列宁心目中,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过去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错误做法的纠正,是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和尝试。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粮食税、发展租让制、租借制等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恢复货币和商品交换等看出,无论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还是允许自由贸易、商品货币关系存在,都是列宁在破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难题取得的重大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毕竟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未来的社会主义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社会,新经济政策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和商品交换无疑是破天荒的。

——摘编自王进芬《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为例,说明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的原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1921年初苏俄所允许的“商品交换”,则是全新的政策,它是粮食税制的李生兄弟,是允许农民自行处理纳税后产品的必然产物。列宁指出:“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分析了苏俄当时落后的经济状况同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矛盾,阐明了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只能是现代化大工业,列宁对此是十分明确而坚定的,是一贯的。列宁指出,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建立社会主义新的法律制度并以此来保持和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经济制度。

——摘编自周鹤敏《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材料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因经历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亲身实践,其主要内容无论是理论、实践还是层次、复杂性上都比马克思、恩格斯有新的、全面的、具体的发展和发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又一个新的历史高峰。

——摘编自陈永东《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及其创新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列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2023-07-01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8月和10月,苏俄政府先后颁布了《关于产粮区强迫实行商品交换》和《关于向农业经营者征收农产品实物税》的法令,规定农民除种子、口粮和饲料外,其余按国家的固定价格交给国家,国家付给贬值的货币。具体办法是贫农一般不收,中农少收,富农多收,后因征粮不足,许多贫农也列为征收对象。……苏俄政府实施这一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摘编自辛燕《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浅说》

材料二   “鉴于俄共第九次代表大会关于对合作社的态度的决议完全是以承认余粮收集制原则为基础的,而现在余粮收集制已为实物税所代替,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撤销这项决议。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拟订一些决定,使之在党和苏维埃系统中获得通过,以便根据俄共党纲并适应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情况。”

——据1921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政府实施这一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俄政策的变化及意义。
2023-06-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7月5日,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关于出租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所属企业的程序》的法令,决定把一部分国有的、暂时无力经营或不便经营的中小企业或林地等租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或个体劳动者经营,旨在减轻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生产。到1923年年底,出租数就有7000~8000家。这一政策对充分利用国内的经济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尽快地恢复和发展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租借的企业都是中小型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随着列宁逝世以及社会主义国营大工业的发展,出租企业数下降,租借制被逐步取消了。

——摘编自张晨强《列宁晚年的分配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二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林达光等的谈话中指出:“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以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摘编自张振华、张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形成过程和精神实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宁租借制被逐步取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79年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谈话的意义。
2023-03-2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外交关系与国家发展战略】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包围,直至发动联合武装干涉。

但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西欧各国迫切需要苏俄这一广阔的市场。19213月,英国首先同苏俄签订贸易协定。19214月,列宁提出,“要在资本主义包围中利用资本家对利润的贪欲和托拉斯之间的相互敌视,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生存创造条件”。19224月,在意大利举行的欧洲国家经济会议上,苏俄首次同资本主义国家外交代表接触,但未达成任何协议。苏俄代表在会外与德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两国同意在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条约打破了帝国主义建立反苏统一战线的企图。到1922年底,与苏俄订立贸易协定的已有十一个国家。

——摘编自任众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6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专门论证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要全方位地站在苏联一边,即所谓的“一边倒”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建立,毛泽东就不远万里亲赴莫斯科,将他认为最能体现兄弟之情的大黄芽、白菜、萝卜、大葱和梨等中国北方的土特产作为斯大林70诞辰的贺礼。也是在这次访问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诞生了,两国之间的“蜜月”关系开始了,并且一直持续到50年代中期。

——摘编自孔寒冰《中苏关系史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评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俄打破帝国主义建立的反苏统一战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苏俄20世纪20年代初面临的相似背景,说明“一边倒”政策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内政和外交的主要影响。
6 . 20世纪30年代是苏联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年代,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苏联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胜利和值得引以为豪的成就。

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摘编自《列宁全集》

苏联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材料二   1931年苏联接收技术引进的项目达到124个,总值为8300万卢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的一大批现代化骨干企业,多是利用西方先进设备技术……1931年苏联进口的机器设备占美国出口设备总额的50%,1932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90%是销往苏联,苏联成为世界上机器设备的最大买主……与大规模的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相比,苏联人才仍然相当匮乏,苏联利用经济危机中西方专家和技术人员过剩的有利时机,大量招聘人才到苏联工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筹集资金,苏联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扩大出口,还积极吸引国外贷款。1933年底,苏联获得的贷款总计已达14亿卢布。

——摘编自苏栋《苏联利用19291933年经济危机问题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不同的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工业化在此期间蓬勃开展的原因。
2023-01-1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当时许多领导人都把实施新经济政策看作是一种退却,以拯救苏维埃政权。正如列宁所强调,我们向作为商人的农民作了让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作了让步。就整体而言,新经济政策确实是由军事共产主义向后退却,用当时的说法,由直接进攻改为迂回。但是,这样理解是不够的。对当时的苏俄来说,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全力抓经济,为落后的俄国创造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物质条件。

——摘编自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释及其命运》

材料二   凯恩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下,仅靠私人经济是不能达到经济最大化的,期间需要国家出面来弥补和干预,以使国民收入全部用来生活消费和生产投资,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的最大化。一般而论,国家的干预和弥补,必须是在不损害个人的自由基础上进行的人性管理,因而大体上限于以财攻货币手段刺激有效需求。

——何正斌《经济学300年》

材料三     1979年撒切尔夫人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进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人们通常称这付药方为撒切尔主义。它首先对付以滞胀经济为特征的结构性经济危机,重新倡导资本主义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职能,缩小工会组织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新经济政策是如何向农民“让步”的?
(2)指出材料二中凯恩斯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二战后对这一理论的实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夫人做了哪些改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新译本中,增加了一万多字。大致内容是面对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小说的三人公保尔·柯察金认为是“要让资产阶级卷土重来”,他从思想上对抗,进而成为共青团内的反对派。“他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反党的活动,而一旦卷入,就表现得非常冲动。”终于受到解除省团委委员,开除团籍的处分。

保尔受处分后,曾一度非常消沉,但当他在工厂、农村看到原来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景象正在迅速好转,终于理解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旨在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促使苏联经济全面复苏,从而为建设强大的苏联打下基础。他检讨错误,得到组织上的谅解,终于重新归队,恢复了一切职务。这是保尔生命历程中曲折而沉重的一页。

——摘编自王志冲(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保尔·柯察金与新经济政策”为题,写一段短文。(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和材料,史论结合。紧扣题意,逻辑严谨,高度概括,不超过200字)
2022-08-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9 . 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

材料一   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言:“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出一个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材料三 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米艳《试论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冲击”“围攻”这两种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举措,并对此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维埃的国家工业化方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方法根本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都是从轻工业开始……(我们)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

——摘编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三   “模式”或“道路”是现代化的执行方式,也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其现代化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模式”或“道路”与地域、文化背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直接联系,位于不同地域或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也可能形成类同的“模式”。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苏俄工业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措施。此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实行特殊工业化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说明“苏联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指出“苏联模式”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
2022-08-10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