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工业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大林在1926年提出,苏联建设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像英国靠掠夺殖民地收集“追加的”资本,也不能像德国靠在普法战争后索取赔偿,更不能走沙皇俄国靠接受奴役性条件获得外国货款,而是要靠苏联国内积累解决资金问题。因此,苏维埃当局(     
A.挫伤了工人生产积极性B.利用市场货币关系
C.牺牲了农村和农民利益D.实行了余粮收集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1933年的苏联宣传画,画上配文的译文为“我们将扩大托儿所、儿童教育设施和工厂厨房的建设。劳动妇女是国家生产和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此画作表明当时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方向有所调整B.经济建设需求变革社会关系
C.积极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冲击D.五年计划侧重教育基础设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6年,苏联一位经济学家指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强调国家通过命令重新分配国民收入,把资金从农业方面抽调到工业方面,以保证工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践使苏联(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快速走出了经济大危机
C.引入外国资本恢复经济D.通过粮食税建立工农联盟
2022-11-19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列宁曾说:“无论如何要继续前进并学会欧美科学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20世纪30年代,面对有人质疑苏联大部分大型企业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斯大林表示,社会主义的经济并非“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这可以用来说明,苏联的经济政策(     
A.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B.存在发展速度偏慢问题
C.注重优先发展重工业D.承认西方科学技术成就
2022-08-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机耕率由19%提升到71%、谷物的机播率由20%提升到54.3%,机械收割率由10%提升到43.8%。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苏联(     
A.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B.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C.摆脱了粮食供应困难D.工农业比例渐趋均衡
6 . 20世纪30年代初,在西方各国陷入经济危机之时,苏联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到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青年参考》在总结那个时期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时,挖掘出了苏联在全球经济大萧条时崛起的秘密。据此可知
A.经济危机促使苏联工业崛起B.苏联善于把握契机发展经济
C.苏联认识到宏观调控的作用D.苏联的经济成就被杂志夸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联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科学教直事业的发展。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文化建设方面投入239亿卢布,占国家全部预算开支19.9%,相当于工业拨款的一半以上。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文化建设方面投资已达1078亿卢布,1937年其占国家预算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29.1%,已经超过了工业的预算拨款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A.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国B.落实经济与文化同时并举的方针
C.加紧培养工业化急需的各类人才D.大力宣传苏联发展模式的优越性
2022-04-28更新 | 361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呈现了1923-1927年苏联工业发展增长速度的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苏联
A.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依托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C.在实践中完善了新经济政策D.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
9 . 下表是根据《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绘制的苏俄部分经济建设指标在世界和欧洲的排名表,对表格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
指标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D.1913~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1-04-21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

——摘编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
1928425.1355118.217330
19401831.716592.327.159564
增幅(%)330.08367.2549.0930.48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2020-11-25更新 | 336次组卷 | 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通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