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评论道:“(斯大林)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但他......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这一变化致使
A.农业集体化中存在急躁冒进情绪B.农业落后影响了工业的发展
C.政府对基本国情的认识日渐清晰D.国民经济建设比例出现失调
2 . 下表反映了1940—1944年苏联农民收入来源的比重变化情况(%)
1940年1942年1944年
交售粮食类产品所得1.00.40.2
交售畜牧业产品所得0.60.40.7
出售农产品所得30.958.864.5

据表可知,这一时期苏联
A.卫国战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全面展开
C.集体农庄下个人经济有所发展
D.战时经济管制影响了经济发展
2019-11-0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1925—1927年1928—1932年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752773607290

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4 . 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对苏联变化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权的自主性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