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在列宁逝世后的数年内,苏联仍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但随着形势的转变,新经济政策开始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迅速工业化的要求,而且还滋生出些严重的社会问题,当时内外问题相互交织,光至对苏维埃政权构成严峻威胁。材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取代新经济政策具有必然性
B.斯大林模式彻底弥补了新经济政策的弊端
C.新经济政策对苏联社会的作用弊大于利
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使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
2021-09-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1970年,世界上每4个科技人员中,就有一个在苏联。苏联每年的新技术发明占世界的1/3。但因为科研经费由国家无偿调拨,科研成果也不属于企业自有。结果新科技成果只有1/4在国内得到应用,且从研究到应用的周期长达10—12年。这说明
A.苏联的科技长期领先于世界B.科研体制制约科技发展
C.国际环境影响科技成果转化D.苏联高度重视科学技术
2021-06-2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二战前,约30年的社会主义改革和高速发展,苏联工业产值增长了38倍,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后,苏联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增长率。1946-1950年,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4.4%,1951年-1960年为10%,远高于同期的美欧国家。苏联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
A.工农业生产的均衡发展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欧美国家遭遇经济危机D.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