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集会上发表演说:“当一个国家的贫困和失业人数超过了国家所能承受的范围和程度,那政策调整只能成为政府唯一的选择。”

材料二 :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的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为二战打败法西斯国家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有很多弊端。最终导致了八、九十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调整”通常称之为什么?它开创了什么样的资本主义经济新模式?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什么模式?它在经济领域有哪些弊端?
(3)20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时,中国探索出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开放之路?
2023-02-06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2 . 黄仁宇:……斯大林能实际建设的时间更短,所以新体制有它的作用,无法一笔勾销。”材料中的“新体制”的作用主要是
A.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联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2021-12-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科)试题
3 . 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比一战前翻了一番多。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文化多彩且辉煌,大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纷纷面世,涌现出许多文艺巨匠。这一现象表明苏联
A.工业化建设初见成效B.工农阶级联盟得到巩固
C.社会主义优越性凸显D.资本主义经济全面恢复
4 . 有学者指出:当世界其他地区在经济崩溃边缘蹒跚行进的时候,苏联整个的国民经济得以最大限度地集中。这一蓝图提出了一个与市场资本主义不同的大胆选择。“这一蓝图”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B.计划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D.社会主义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会议期间做了“秘密报告”,报告的大量篇幅是批评斯大林的,同时还明确指出“斯大林在准备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中,在国内战争中,以及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尽人皆知的”。据此可知,赫鲁晓夫(     
A.全盘否定了斯大林的贡献B.旨在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主张客观公正评价斯大林D.推动了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
2021-05-0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