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赫鲁晓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赫鲁晓夫又一次激烈抨击斯大林模式,但同时规定近十年在工业产量方面要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伏尔加河以东地区生产的军用产品要占到总数的20%。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重工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B.经济已经位居欧洲第一位
C.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改革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2023-02-24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赫鲁晓夫执政后,从1956年起,改变了过去集体农庄只能在年终发放报酬的办法,改为每月发给农民一定的款项。从1957年起,农庄开始逐步取消实物报酬的形式并推行货币形式的报酬,到1960年,货币在苏联农庄庄员报酬中的比重已提高到62%。这说明改革
A.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B.建立起了计划经济体制
C.改变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打破了斯大林模式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54年10月5日,苏联《真理报》指出,纺织工业和造鞋工业的许多企业拒绝制造数量充足的儿童衣物,因为这项生产获利较少。这表明当时苏联
A.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扩大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试图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D.轻工业企业产品库存积压严重
4 . 1953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仅为432公斤。低于1913年的540公斤。城市中,副食供应不足,多数消费品质量低劣。这反映了
A.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B.改革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勃列日涅夫推行“新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克服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赫鲁晓夫进行了改革。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二   1971年9月,赫鲁晓夫逝世,其遗体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母公墓。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雕刻家恩斯特•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用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搭配而成,极具特色。涅伊兹维斯特内在评价自己这件特殊作品时说,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

—-张建华《俄国史》


(1)材料一表明赫鲁晓夫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哪一生产行业?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赫鲁晓夫墓碑上“半黑半白的对比之中‘包含着永恒的矛盾,光明的进步的因素同反动的因素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含义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赫鲁晓夫改革之后,苏联历史上还进行过哪两次大规模的改革。
2019-11-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2019-08-22更新 | 6471次组卷 | 100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61年—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年份1961—19651966—19701971—1975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6.311.719.5
拖拉机(千辆)170235287
收割机(千辆)575970
载重汽车(千辆)52102187
无机肥料(百万吨)164065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2019-05-2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为1954-1963年苏联玉米种植面积和玉米产量统计图,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
B.利用了自然环境因素
C.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D.是新经济体制的体现
9 . 1952年到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这是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019-01-30更新 | 2876次组卷 | 3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1—1955年期间,苏联农庄庄员的生活大大改善。1955年的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到51. 3卢布。其主要原因是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B.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加速发展战略”的提出
2018-10-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