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1990年,苏联学者波罗霍夫斯基指出:苏联的经济发展不存在道路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我们建立了很多工厂,但却从来不去关注工厂的运转情况。苏联国营企业规定,企业的活动一切为了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可见,当时苏联(       
A.传统产业升级动力不足B.存在经济运转不灵的问题
C.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显现D.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022-08-10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图所示为山东某一中学生绘制的一幅历史漫画。该漫画所讽刺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B.南斯拉夫的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模式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工业化的成就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带动苏联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使苏联联在斯大林逝世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此外,苏联增加了对科学事业的投资,创建了大批科学技术研究院、科研所,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创造了突出的科学技术成就。并且在全苏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培养出各类专业人才,全面促进了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

——摘编自吴怡冉《斯大林模式探析》

材料二   1985年的四月全会上,苏共中央提出了“加速战略”(即“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加速”口号反映了苏联人民要求发展经济。缩小与西方国家差距的愿望,但这一发展战略仍然是不计投入成本的,只强调增长速度。忽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逃脱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片面增长的老路。198623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批准“加速战略”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苏联1986年至1990年及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反映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新领导层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的心理:乐于制定宏大的战略,而不是艰苦细致、脚踏实地推进改革与发展。几年后,随着政治斗争的激烈,这些宏大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便被束之高阁。

——摘编自张树华《苏联经济是怎样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一步步走向深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4 . 有学者称:戈尔巴乔夫实施“加速发展战略”意图扭转苏联经济停滞,在初期经济效果不佳时提出更大范围的经济改革,在所有制形式方面,国家、集体、个人不分主次,缩小国家所有制比重,收效甚微下又骤然转向政治领域。该学者意在说明苏联改革进程中
A.存在过激倾向缺少宏观规划B.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C.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D.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2021-07-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985年4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苏共提出了“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是集中财力和物力,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购买西方技术,实现工业部门的快速增长。据此可知,该战略
A.重视国民消费行业的发展B.旨在改变苏联传统经济模式
C.忽视了对经济结构的调整D.缩小了苏联同西方国家的差距
6 . 表反映了苏联经济增长率的下降趋势(%),据此可知
年份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7.4% 6.3%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7.8% 5.7% 4.3% 3.2% 1.0% -4%
劳动生产率 6.8% 4.5% 3.3% 3.1%    -3%
A.苏联历次改革均无成效B.增长率为负数是因为改革重心在政治领域
C.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发展最稳健D.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源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7 .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苏联,农业领域的机关管理人员约300万人,超过美国全部农业人口的数量,国有粮仓保管不善,每年有大量粮食霉烂变质;全国一半的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没有盈利。苏联把国家投资的27%(美国为5%)、劳动力的20%(美国为3%)用于农业,但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苏联集体农庄的农用拖拉机报废率为美国的三倍。材料表明苏联
A.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纲领偏离了轨道B.僵化的体制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
C.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丧失活力D.农业集体化的经济政策因循守旧
8 . 问答题

材料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请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为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病,苏、中两国先后进行了改革。50—8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列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根本原因何在?9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也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何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90年代初,也进入了“关键期”,但中国及时从思想和实践上全面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有何表现?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突破有何共同之处?
9 .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A.恢复集权管理体制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承认市场调节作用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
2020-08-11更新 | 456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四)
10 . 某学习小组依据下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选项中符合其研究主题的是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抗B.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与改革
C.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发展D.战后科技革命与经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