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87年通过的《苏联国营企业法》ー方面规定企业可以“独立自主地制定和批准五年计划”、独立核算和自筹资金;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计划须建立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之上”。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体制改革矛盾重重B.强化对经济的干预
C.国企改革不断深化D.经济政策实现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91年12月25日随着苏联总统宣布辞职并交出象征最高权力的核按钮,一个横跨欧亚的社会主义大国转瞬之间分崩离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长期以来体制上、政策上的弊端和错误的积累
C.民族矛盾尖锐
D.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 .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的时刻,改良旧制往往是挽救危机的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苏联也出现各种危机,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经济改革。其主要特征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行政命令
B.放弃政府宏观的调节手段
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鼓励个体小农经济的发展

4 .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850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消极后果。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16-11-27更新 | 427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6 . 苏联解体十余年来,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材料1: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20世纪祖国史》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材料2: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的时代。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戈尔巴乔夫等)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材料3: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简述“戈尔巴乔夫等”是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的?
2016-11-21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7.2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练习卷
8 .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