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戈尔巴乔夫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1990年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领导层内的斗争不断加剧,党组织和国家政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说明苏联
A.经济体制改革未触及斯大林模式
B.思想僵化引发社会各种矛盾
C.政治改革偏离方向导致政局失控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出师不利
2 . 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2016-11-27更新 | 427次组卷 | 21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版 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3 . 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B.二者的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的改革是对前者的改革的深化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进行了模仿
4 . 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5 . 1989年11月26日苏联《真理报》发表文章说:“如果说在初期我们认为这基本上指的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已经完全定型的制度的话,那么,现在我们说,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这意味着苏联改革
A.全面推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B.全面否定了“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C.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7 . 1964年到1982年期间,在苏联“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逐渐取代“改革”的提法,随之出现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丧失活力B.破坏法治现象得到纠正
C.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确立D.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