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据联合国人口署统计,国际移民在1970年只有8200万人,2000年增至1.75亿,1980—2000年,发达国家接纳移民从4800万增至1.1亿,发展中国家接纳移民从5200万增至6500万。这一现象反映出(     
A.当代难民群体在持续扩大B.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
C.移民社会形成了多元文化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7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指出:“全球化不是一种条件或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的进程……自四五百年前资本主义……在世界上出现以来,这一过程就开始了。”

——《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

材料二:“……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互相依赖所取代了。”生产经营者“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摘自新华网


(1)材料一中保罗·斯威齐认为全球化进程始于何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你认为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该论断(     
A.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
C.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
2022-12-02更新 | 30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蕉岭县蕉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外交领域呈现出“介”字型布局。“撇”指“丝绸之路经济带”,“捺”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竖”分别指“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和“中国、印度缅甸、孟加拉国经济走廊”。这反映出当代我国外交(       
A.凸显经济合作的重要性B.努力推进大国国际合作C.对不结盟政策有所调整D.致力于主导经济全球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指出:“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APEC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2022-08-03更新 | 258次组卷 | 46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80年到201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25%增加到80%左右,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所占份额从33%提高到45%。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缩小了南北方国家财富差距
C.确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7 . 关税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关税主权事关国家利益的维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前期进口货物(部分)的税率水准

税率


货物
单位1843年前税率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
棉花24.195.565.72
棉纱13.385.564.86
斜纹布14.925.565.05
本色洋布20.745.56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20021月起,中国总共下调了5332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15.3%降低到12%。201011日,中国从产品结构上继续调整关税税率,关税总水平降到9.8%,其中,工业品平均税率水平为8.9%,农产品平均税率水平为15.2%。

——摘编自沈国兵:《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1)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一、二中国关税税率调整的不同特征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调整关税税率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请估计,2021年3发生的苏伊士运何“世纪大堵船”,对全球贸易造成每周约60亿至100亿美元的损久,全球航运业、供应镇,油价到卫生纸价格,都受到波及。这一事件
A.反映出亚非拉国家影响力上升B.显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威力
C.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D.体现出欧美国家仍居主导地位
2022-03-15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附属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材料表明
A.全球化从整体来说是利大于弊B.全球化对各国都公平公正
C.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D.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2-02-13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天花病毒经过三千多年才传播蔓延到世界各大洲,最后于1775年传播到澳大利亚。而在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一个月的时间蔓延全世界,成为全球公共安全事件。导致新冠病毒肺炎急速传染,其关键推手应是
A.防疫措施未执行到位B.新病毒传染性非常强
C.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D.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2022-01-24更新 | 5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