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20世纪80-9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产业链“雁行模型”图。

这反映出(     
A.科技革命引领全球贸易的高速发展B.亚洲各国实现了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C.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内部条件具备D.产业升级转移助推东南亚经济发展
2023-03-10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在此,邓小平旨在强调(     
A.中国要重点向第三世界开放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C.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世界D.西方面临严重的市场问题
3 . 有的学者认为,当今世界全球化的第一动力是交通和通讯的日益发达;也有研究者认为,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动力;又有学者提出,全球问题日益严重同样是全球化的主要推手。这些认识
A.违背了唯物史观基本原则B.存在尖锐的对立和矛盾
C.拓展了研究全球化的视角D.缺乏与其他领域的对比
2022-01-2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认为,从客观上看,后冷战时代,以美国的全球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了全球市场的振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模式在人类生产中,也带来了生态……等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这从客观上要求
A.人类共同治理全球化B.规范自由放任的全球化
C.深层次反对霸权主义D.积极推动政治多极化发展
2021-10-29更新 | 1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2届高三10月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先后形成了三大贸易区:地中海贸易区、大西洋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意大利原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但其过度依赖转运贸易,经济结构不合理,16世纪以后,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殖民运动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贸易,使其成为大西洋贸易区最具活力的国家,两国经济地位显著上升。但真正给意大利带来挑战的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即英国和独立后的荷兰等国,尤其是英国。

——摘编自宁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地理上的邻近性是许多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成的优势条件,贸易距离的缩减带来了时间和成本的下降。政治上,区域经济合作服务于本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亮点是东南亚国家寐盟,这一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差异,使其区域凝聚力不高,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未过多涉及到成员国的内政,对成员国主权或政府权力让渡的要求几近为零。在欧洲,欧盟要以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最终实现欧洲的联合。截至2004年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近年来,随着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受挫,区域一体化空前活跃。

——摘编自朱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特点和动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欧洲三大贸易区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共同因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跨国公司把一种全新产品打入一个国家时,它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这个国家中创造一个新的市场。这就需要适应或改变消费者的偏好或口味,使他们接受这种产品。如果跨国公司成功了,它实际上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全球性的经营环境。这说明跨国公司
A.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B.促进了文化交流国际化
C.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D.以文化创新为主要业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