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75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官方开发援助共计62.39亿美元,1981年增加到84.66亿美元,占捐助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93%,远远超过联合国第二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所规定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开发援助应占捐助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0.7%的指标。这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B.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南南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2023-11-02更新 | 325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一中明光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西方政治家要清楚……现在世界上占总人口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是重要市场。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在此,邓小平旨在强调(     
A.中国要重点向第三世界开放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C.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世界D.西方面临严重的市场问题
3 . 西方国家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这说明全球化(       
A.是发达国家强加给发展中国家的B.本质是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
C.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峻挑战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机遇
2023-12-1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陈店明德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经济危机。欧美国家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元霸主地位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而下降,日元、马克、英镑等地位不断提高,世界货币逐步走向多元化,这表明
A.经济危机冲击原有格局B.经济危机使美国失去大国地位
C.美元不再具有优势地位D.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完全匹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的一系列事件反映了(     
1978年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专题报道《美国硅谷的日本人间谍》。
1982年美国商务部启动对日本芯片在美倾销的调查,并要求日本公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研究组合”的1000余项专利。
1983年美国《商务周刊》发表长篇特稿《芯片战争——日本的威胁》。
1986年《日美半导体协定》签署,日本承诺扩大开放本国半导体市场,并监控出口到美国的半导体产品价格。
1987年与1985年相比,日本三家主要半导体公司销售额增速如下:日立从11.95%变为-3.2%,夏普由20.2%转为-9.7%,富士通从25.3%降为4.5%。

A.美国遏制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B.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由盛转衰
C.媒体促成了美国贸易霸凌政策D.单边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2022-02-25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GDP实际增速一直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增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的GDP占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比例,在近30年间由20%至60%。助推这一现象出现的有利条件是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逐渐放缓B.发达经济体主导地位的丧失
C.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蓬勃兴起D.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历史机遇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先后形成了三大贸易区:地中海贸易区、大西洋贸易区和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意大利原为地中海贸易区的中心,但其过度依赖转运贸易,经济结构不合理,16世纪以后,其领先优势逐渐缩小。殖民运动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贸易,使其成为大西洋贸易区最具活力的国家,两国经济地位显著上升。但真正给意大利带来挑战的是北海—波罗的海贸易区,即英国和独立后的荷兰等国,尤其是英国。

——摘编自宁凡《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近代欧洲经济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地理上的邻近性是许多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成的优势条件,贸易距离的缩减带来了时间和成本的下降。政治上,区域经济合作服务于本地区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亮点是东南亚国家寐盟,这一地区民族、宗教、文化、历史的差异,使其区域凝聚力不高,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美洲,“北美自由贸易区”并未过多涉及到成员国的内政,对成员国主权或政府权力让渡的要求几近为零。在欧洲,欧盟要以经济一体化推动政治一体化,最终实现欧洲的联合。截至2004年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参与了至少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近年来,随着多边贸易体制谈判受挫,区域一体化空前活跃。

——摘编自朱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特点和动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后欧洲三大贸易区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提升的共同因素。从中可得到什么启示?
8 . 下图为1979年的新闻图片《在长城上喝可口可乐的中国男孩》,历史学家帕尔默曾在其著作中引用上图,并备注:尽管这样的城墙不再能够阻挡跨国的文化、时尚和产品流动,但不同社会仍然在寻找应用全球经济所提供的消费品和观念的特色道路。帕尔默主要想表达
A.各国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B.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扩张
C.经济全球化强烈冲击民族文化D.西方流行文化打开了中国大门
2021-07-2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