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样式,各种文化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编自秦治来《尊重、维护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和“大片”)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与此相对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则受到强烈冲击。以语言为例,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可能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原属种群的文化认同的消失。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所取代。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
2 .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达3.7万家,其控制的附属公司有17万多家,它们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城市总量的40%,世界出口总额的2/3,国际技术转让的1/3。这可以用来说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
A.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逆转B.跨国公司垄断国际金融市场
C.国际技术转让促进贸易发展D.跨国公司控制全球经济增长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5~2014年按收入组别分类的财富、财富份额、人口及人均财富情况表

财富(10亿美元)财富份额(%人口(%人均财富(美元)
年份1995200520141995200520141995201419952014
低收入国家3 6164 194 7 1611114811 60113 629
下中等收入国家35 24946 07570 718556374017 71825 948
上中等收入国家95 105 135 849247 793141522353251 142312 798
OECD高收入国家40 88651 11276 17966754163 827264 998
高收入OECD国家515 686651 823741 3987573651815547 419708 389
世界690 542889 0531 143 249100100100100100128 929168 580

注:OECD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由38个成与国组成,多为欧美发达国家。

材料二     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是不均衡的。正因为如此,反全球化几乎一直伴随着全球化。但在以往的博弈中,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趋势并没有被扭转。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萧条,使情况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2016年以来,以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及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为标志,一些发达国家中保护主义抬头。这种情形,被一些学者称为逆全球化。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姜少敏《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力量的博弈:过程、现状与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或某一方面发表看法,并作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清,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2022-04-28更新 | 209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上海市民对“全球化”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

问卷(一)对“全球化”的看法
同意不好说不同意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78.4%21.6%0%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65.2%17.3%8.6%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输出
75.8%18.6%5.6%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问卷(二)“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
面对少部分国家的“退群”活动,你认为中国应当仿照他国“退群”,实行保护主义坚定推动全球化,担当大国责任,实现合作共赢
7.1%92.9%
面对“逆全球化”现象,你是否知晓中国近年来采取的重大举措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100%94.37%100%100%

——据《上海壹周·“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G20(二十国集团)1999年正式成立,由G7成员国、金砖5国和8个主要经济体(韩国、阿根廷、印尼、澳大利亚、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欧盟)共同组成,约占全球人口的2/3,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据此可知G20
A.解决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
B.是多极化趋势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
C.属于国际政治合作的主要论坛组织
D.是当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集团
2021-06-01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当前,最为显著的时代特征无疑是以万物互联和人工智能为主的第四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以发展失衡、气候变暖为主的全球问题或全球性危机愈演愈烈。这两个特征都将
A.推动人类社会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加速全球政治、经济走向一体化的步伐
C.说明深化经济全球化仍面临着重重阻力D.加快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
2021-05-09更新 | 21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图是1978-1992年中国与美国、巴西和印度等国人均GDP增速对比图。对这一时期经济增速解读正确的是
A.欧美国家整体趋向衰落B.亚洲经济地位迅速提升
C.发展中国家引领世界经济D.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耐克公司(注:全球著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世界五百强)将生产厂搬到日本,70年代转移至韩国和中国台湾,80年代迁入中国的广东和福建。这反映了(     
A.美国制造业的衰落B.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
C.区域经济合作加强D.资本主义先进生产技术在东亚地区传播
9 .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丹尼·罗德里克提出全球化发展的“三元悖论”:超全球化、民主政治和国家主权三者无法同时存在的世界经济的三难选择。作者意在表明
A.全球治理体系亟待完善B.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利弊共存
C.“逆全球化”的趋势凸显D.全球化出现的多重矛盾冲突
10 . 当前的全球化让一些新兴经济体抓住机会,迅速发展起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他们重新找回自信,而且发现现代文明解决不了的很多问题,用古代文明去思考,反而可以被解决,于是很多国家就开始重新发掘自身的文明。材料主要表明
A.传统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明多样化发展
C.现代文明发展已经陷入困境D.新兴经济体改变了文明发展路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