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2023-01-07更新 | 2300次组卷 | 1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19世纪英法贸易冲突持续了两百年之久,19世纪30年代的中英贸易冲突持续了20年以上,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与西欧之间的贸易冲突实际持续了15年,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冲突也持续了10年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三次大国贸易冲突期间都发生了战争,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的发展冲突难以调和,修昔底德陷阱的成分明显。贸易冲突的背后,是政治经济利益剧烈冲突所致,贸易冲突往往只是守成大国的表面借口,根本上是要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利益格局,有效遏制新兴大国的经济崛起和现实挑战。

——摘编自黄汉民、范冬梅《大国崛起中的贸易冲突及其策略选择》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贸易矛盾不断加剧。在整体的较量中,日本处于劣势。日本大量出口货物都是依赖美国市场。若是美日关系破裂,日本的对外经济将严重萎缩,成千上万的出口成品将囤积在仓库,难以找到第二家这样豪放的买主。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政府开始想方设法提高其政治地位,最迫切的目标就是使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而这都需要美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刘思岑《美日贸易战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2018年初,美国针对中国开始挑起贸易争端,不断单方面升级冲突,酿成近30年来烈度罕见的贸易战。2018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命令,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开启了关税战,中国运用关税手段进行反制。20198月,美国商务部宣布把46家华为实体列入管制“实体名单”,华为公司认为,美国此举是利用打压手段来保持技术领先的地位。20198月,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目的是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推动人民币升值,从而减少贸易逆差,促使制造业向美国回流,缓解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

——摘编自柳棕耀、陈琪《大国贸易冲突对比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生的三次国际贸易冲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大国贸易冲突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美贸易冲突中日本采取妥协政策的原因。
(3)依据以上材料,你认为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和对策缓解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上海市民对“全球化”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

问卷(一)对“全球化”的看法
同意不好说不同意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78.4%21.6%0%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65.2%17.3%8.6%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输出
75.8%18.6%5.6%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问卷(二)“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
面对少部分国家的“退群”活动,你认为中国应当仿照他国“退群”,实行保护主义坚定推动全球化,担当大国责任,实现合作共赢
7.1%92.9%
面对“逆全球化”现象,你是否知晓中国近年来采取的重大举措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100%94.37%100%100%

——据《上海壹周·“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于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这场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会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
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
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
2021-12-10更新 | 1662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苍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上述材料认为全球化
A.使美国的全球霸权逐渐削弱B.对美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C.使美国成为全球的众矢之的D.使美国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2021-11-25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妨害国际关系。在经济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往往采取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经济上的独立”即经济上的自给自足逐渐成为通常公认的民族目标。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猜疑、恐惧,促成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刘绪贻《美国通史》


解读材料,选择适当的角度,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民族主义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05-1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自20世纪60年代始,关贸总协定规定,发展中国家在关税减让及其他贸易壁垒的消除上,可以享受与发达国家不完全相等的优惠待遇。到80年代中期,发展中国家平均关税较发达国家高13%~15%,还可采取一定形式的进口数量限制和出口补贴。这表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B.世界贸易规则更趋理性
C.发达国家丧失贸易主导权D.国际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9 . 上海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沧桑与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求其记述当今时事,文则质而不俚,事则简而能详,上而学士大夫及农工商贾皆能通晓者,则莫如新闻纸之善矣。新闻纸之制,创自西人,传于中土,向见香港唐字新闻体例甚善,今仿其意,设申报于上洋。

——《申报》(1872

材料二   此次(上海战区第十五集团军)五十一师夜袭大捷,其勇敢机智,实令国人内心振奋。此非仅前方军人之光荣,亦是全体国民之光荣,其赫赫战绩必将鼓荡起我九州同胞更高的抗敌斗志。

——《申报》(1937930日)

材料三   1984年,在北京留学的日本学生片山和之第一次到上海。“34年过去了,如今我生活在上海,各种各样的变化让我大为惊叹。”已成为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的片山和之说,“我至今还记得,早期从北京到上海乘坐卧铺列车需要15个小时,而如今同区间搭乘高铁“复兴号”只需4小时40分钟。”

——摘编自《光明日报》(《改革开放40年:4个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传奇”》)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72年《申报》创办的主要背景。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报刊中心,极大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请结合近代前期的两例史实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十一师夜袭大捷”所属的会战及其意义。由会战所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什么?
(3)史学家杜君立认为,以“上海传奇”为代表的“中国崛起”,虽然离不开自身的改革开放,但更离不开经济全球化。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
①以上海地区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及其意义,说明“中国崛起”主要得益于自身的改革开放。
②结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说明“中国崛起”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
2021-03-20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金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84年非洲遭遇空前灾荒,美国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内尔·里奇为此合作完成了“We are the World”(四海一家)的歌曲。这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动人、充满了对生命关怀的传世佳作。1985年他们又在世界范围内义演义卖,引起举世瞩目。这反映出
A.美苏“冷战”延伸到文化艺术领域
B.各国积极谋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经济区域化使各地发展不平衡加剧
D.全球化中对人文精神的塑造与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