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文学史基本上就是欧洲文学史”,“现在,世界文学选集已经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把学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就必须超越自己封闭的文化圈,跨越自己单一文化的传统。”该论述意在说明,当今(     
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B.全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
C.东西方文化竞争的激烈D.世界文化观念必须转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欧美国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极右翼政党为代表的民粹思潮泛滥。民众普遍反映的政治诉求是反精英、反全球化、反移民、反建制,在欧洲还要加上反一体化。这主要是由于(     
A.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B.大量移民侵蚀欧美人民原有的福利
C.人民生活水准停滞不前D.精英主导的全球化损害多数人利益
4 . 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A.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B.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
C.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D.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5 . 20世纪80年代,摇滚明星依旧层出不穷。一些摇滚乐队和歌手掀起了“良知复兴”运动,参与全球性的社会政治活动,为灾民难民受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迫害的人以及艾滋病癌症等绝症患者举行大规模的义演义卖,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良知复兴”运动(     
A.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反映了意识形态的渗透
C.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状况D.表现了现代主义的风格
2022-07-23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1939年苏联从美国的进口贸易额为5150万卢布,1942年1月1日,包括苏联在内的26个联合国家发表共同宣言,强调了经济合作问题。1946年苏联从美国的进口贸易额增至21300万卢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加强干预经济B.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C.世界经济体系建立D.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
2022-11-29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7 . 第三阶段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速原因:
(1)________体制的广泛建立;
(2)国际金融和________蓬勃发展;
(3)______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动力),知识经济的兴起;新式沟通方式和交通方式的进步;
(4)______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
(5)________结束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6)世界银行等___________机制不断加强。
2022-11-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5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整和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强 -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世界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前提,而 20世纪则是世界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世纪。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人类两次遭受世界大战的浩劫,这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国际沟通与协调的重要,而且使人们认识到重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的紧迫。

——摘编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材料二   和平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需共同合作加以解决的首要问题。二战后,美苏间的同盟关系很快为“冷战” 所代替。此后,尽管局部战争不断,美苏对抗严重且多次走到战争边缘,但最后双方都悬崖勒马,转而寻求妥协的途径。

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需要共同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二战后,有10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获得了独立。但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和科技市场,通过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压低初级产品价格等手段,掠夺和剥削 发展中国家;再加上一些发展中国家获得政治独立后,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其经济已接近崩溃边缘。

——摘编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用哪些史实来印证“人们认识到重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的的紧迫”。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但最后双方都悬崖勒马,转而寻求妥协的途径”体现为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为当今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2022-11-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西方媒体)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店老板提供的。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0 . 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效应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心态,进而影响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该学者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B.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C.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D.各国共同享有全球化带来的受益福利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