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发明人才流动的全球化逐渐形成。其中,基于全球发明人才流力人数最多的20余路径发现,双向流动路径基本是同时出现的,且流动人数也非常相似;这意味着一国向另一国大量流出发明人才的同时必定伴随着相当程度的流入。下面图4、图5以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家为例分别展示了人才流入、流出情况。



读图,概括两幅图反映的人才流动数据信息,并分析说明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某中学历史研究社团的研究性教材《国际经济组织》的目录(残缺)。

第一章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一节国际经济组织简介
第二节国际经济组织的意义
第二章联合国在经济领域的专门机构
第三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四章世界银行
第五章……
第六章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概述
第七章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八章……
第九章亚太经合组织
第十章其他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请对该目录(残缺)某一处进行改动(增加、减少、补充、合并等均可)或不予以改动,并说明修改与否的理由。(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09-11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是1970年和2015年世界经济指标的相关统计。根据此表,可以看出(     
经济指标1970年2015年
全球GDP2.96万亿美元74万亿美元
世界贸易总额3000亿美元16万亿美元
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数量6个101个
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25亿8.36亿
世界总人口数量36.82亿73.48亿
世界基尼系数0.330.7

A.各国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升B.世界经济体系日益完善
C.世界财富分配不合理性加剧D.国际贸易分工日趋平衡
2022-09-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文化传播与文化殖民】

材料一   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如电视、广播、因特网等工具宣扬西方的价值观念。以因特网为例,它的发展,使国家边界形同虚设,互联网也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传播的“制高点”。青年人是对外来文化最敏感、最感兴趣,也是能较快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敏感人群,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渗透过程中,紧紧抓住这一敏感人群,使这一人群“同化”,达到“和平演变”东方国家的目的。这客观上加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冲突,构成了世界文化绚丽多彩的风景线。全球化并未消除多元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相反,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因为各种文化交流的增加而强化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材料二   在全球化时代,强调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弘扬文化的民族独创风格,不但不会阻碍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而且这恰恰有益于解构当今西方某些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者试图借“全球化”之机推行文化殖民主义的图谋,各国必须从文化主权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切实采取措施,对本国的文化子以适当的保护。要对全球化及其文化发展与文化殖民主义的关系进行辩证的分析,要认识到反对文化殖民主义不是反对全球文化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出现的统一化发展趋势,而是反对全球文化发展的西方化或美国化,要追求文化模式及价值的多元化,实现文化发展的自由化与非政治化,弘扬和发展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坚决抵制文化殖民主义,时刻警惕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

——以上摘编自岳振宇《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殖民主义的双重性》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西方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应对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
2022-09-0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引人注目的成就正是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结果。随着中国实力的壮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加深,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贡献也在飞速提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根据世界银行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2%,仍居首位。在全球化未来的发展中,世界对中国寄予厚望,美联社认为:2016年是全球化“遭受巨大打击的一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经济运行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陈彩云、陈积敏《经济全球化的中国角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拟论题,并给予说明。(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有学者认为,在21世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愈加明显。2009年,美国启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连续五年贬值。欧盟和日本跟进,相继出台了它们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英国通过脱欧公投,重创欧洲一体化进程。这反映出(     
A.大国对抗引发国际局势的紧张B.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曲折性
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D.互利共赢原则遭到普遍抵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0~1978年,西方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投资422亿美元,而同期从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利润高达1 002亿美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垄断力量受到削弱,经营绩效不如以前,但1990年的利润额仍高达1 783亿美元。这说明(     
A.发展中国家“滞胀”现象更为突出B.关贸总协定遏制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遭到了破坏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扩张
2022-09-0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就是国际企业兼并和收购,按美国证券资料公司的统计数据,1997年全球企业并购21000件,涉及总金额14000亿美元。这表明(     
A.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增强B.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C.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发展D.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很显然,诸如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环境保护、打击和消火恐怖主义等问题都不是任何超级大国或任何一极力量中心所能解决的,需要通过双边或多边协调,采取共同的政策,协调行动来解决。材料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B.大国主导世界C.进行协商和合作D.以联合国为核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北京发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气候变化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止步,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威胁到粮食安全、加剧贫困与不平等,并助长疫病蔓延。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将难以承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这表明(     
A.全球治理有待深化国际合作B.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首要任务
C.人类活动负面效应难以根除D.中国新型发展理念影响提升
2022-08-25更新 | 521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百所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