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真题 名校
1 . 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爆炸式的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短视的经济政策是造成当今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环境问题“共同责任论”,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发达国家相同的环境责任。该主张意在(     
A.公平公正地解决全球的环境问题B.合理利用资源和建立世界新秩序
C.推卸发达国家应承担的历史责任D.承认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国际地位
2023-06-11更新 | 6502次组卷 | 43卷引用:纲要下第22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2 . 中国“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200座城市,开行列数从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载货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点枢纽间去程和回程开行数量基本实现双向均衡。“中欧班列”的发展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
B.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
D.中国高铁积极“走出去”
2023-05-07更新 | 411次组卷 | 5卷引用:23·纲要下册第23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023·山东青岛·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90年,《世界历史杂志》创刊,该杂志的创立是全球史形成专业研究领域的标志之一。2006年,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首次出版《全球史杂志》。2007年,《新全球研究》创刊。2008年,"全球史和世界史网络"创立于德国的德累斯顿。这些举措(     
A.推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B.加强了世界各地学者间的联系
C.顺应了世界全球化发展D.为欧美国家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2023-02-10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2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022·天津·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1950年至198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9倍,世界谷物产量增长了2.8倍;但能源消耗量增长了3.7倍,全球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自1981年后逐年下降。由此可见(     

A.经济全球化的迫切性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南北不平衡的危险性D.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
2023-01-07更新 | 2248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22课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边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货币格局。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元在贸易金融市场中占据最大权重②人民币与欧元结盟联手对抗美元霸权
③人民币的贸易金融市场地位不断上升④世界贸易金融市场货币格局开始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578次组卷 | 7卷引用:第9课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

6 . 史料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对亚洲和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面对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宣布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APEC经济技术合作。200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为世界第三,2010年则上升为世界第二,对恢复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徐蓝《世界近现代史》

史料二 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史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
(2)史料二中的“大变革大调整”指的是当今世界哪些发展趋势?
(3)史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史料二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本质区别?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
2022-10-07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4讲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北京发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气候变化并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止步,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威胁到粮食安全、加剧贫困与不平等,并助长疫病蔓延。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将难以承受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后果,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时刻已经到来。这表明(     
A.全球治理有待深化国际合作B.应对气候变化成为首要任务
C.人类活动负面效应难以根除D.中国新型发展理念影响提升
2022-08-25更新 | 521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课后作业3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罗马法学家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如果说国家的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且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在今天这个大工业和铁路的时代,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法律名词加上资产阶级的解释;人们也可以将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以及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奖约、债务等)所作出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创造像法兰西法典(《法国民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德】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材料二   “长臂管辖”原是美国的一个司法概念,主要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广义上来说,“长臂管辖”是指美国将国内法规的触角延伸到境外,管辖境外实体的做法。对于美国而言,其实施“长臂管辖”的“权力”并非来自联合国或国际法授权。19937月底,美国以“向伊朗运送化学武器原料”为借口,对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广州分公司的集装箱货轮“银河号”进行登船检查。然而,检查没有取得任何结果,“银河号”货轮却被迫中断正常航运一个多月。

20178月,美国贸易代表依据其国内法启动了针对中国的“301调查”,有法学专家指出:调查本身“不存在违反国际法的问题”,但基于调查的单边制裁措施却违反了其在WTO框架协定内的义务,也违反了一般国际法。

——摘编自王震《对新形势下美国对华“长臂管辖”政策的再认识》


(1)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私法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及历史意义,
(2)分析美国“长臂管辖”政策形成的背景,并简要评述这一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发展中国家要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获得紧急贷款或其他信贷必须进行特别的改革—一开放市场、消除投资管制、由世界市场来决定利息和利率、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取消补贴等。这一改革要求(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互联互通
B.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C.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风险
D.推动了美国主导的贸易机构全球扩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980年到201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从25%增加到80%左右,在世界经济总产出中所占份额从33%提高到45%。这说明经济全球化(     
A.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B.缩小了南北方国家财富差距
C.确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