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生态史观在历史研究中高度重视环境因素如何发生作用。

环境不仅能改变人种的类别和迁徙习惯,而且可以打破空间隔绝,使得文明相互流通欧亚大草原形状象个哑铃,由东向西延伸,动植物跨越不会遇到不可逾越的环境阻隔,哑铃的两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通过幅员宽广的草原进行对流互动。可见环境隔绝与流通对文明发展的巨大支配力。

在生态史的框架内,美洲的发现早已不仅仅是个单纯的殖民侵略行动或孤立的政治事件,发生于500年前的环球航行以及对动植物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移植,以一种全新的会聚性模式取代了以往的历史演化进程。人们开始交换不同大陆的生命形式。疾病的播迁可能直接影响到了人口的增减。人类的迁移改变了自然的范围和本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侵害了生态边界,也改变了殖民地本身原有的历史格局。

——杨念群《从“世界史”到“全球史”一—“生态史观”的贡献与局限》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围绕“环境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820-1998)

荷兰(%)英国(%)美国(%)
1820年农业433770
工业263315
服务业313015
1890年农业361638
工业324324
服务业324138
1998年农业323
工业222623
服务业757274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上表涵盖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经济“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经济“蛋糕”时,“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对此,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
A.反全球化,坚持走独立发展道路
B.反对全球化只使发达国家受益
C.反对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分化加剧
D.反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应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
4 .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峰会在杭州召开。有专家指出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G20)将取代七国集团首脑会议(G7)。这表明
A.二十国集团成为新的世界领袖
B.发达国家经济总量逐渐下降
C.全球治理需发挥新兴国家作用
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质的变化

5 . 经济区域集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两个显著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后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而经济生活的日益国际化又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这种经济合作或联合短时期内在全球化范围内难以实现,于是,一些地理位置上相邻、利益相近的国家就开始谋求在局部地区范围内实现经济联合,纷纷建立各种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满足经济活动国际化和相互依赖加深的要求。

——周敏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制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的实质和引发的问题,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化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因素。

(3)谈谈你对全球化的看法。

2018-08-01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1978-2008年我国货物贸易占世界比重及位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B.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C.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卓有成效
D.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日益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国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该标志是中国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发起创立上海合作组织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是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日欧的关系更密切B.中国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平台发展经济
C.欧盟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日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

9 . 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疑。……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疑”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10 .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举行。金砖五国协商制定了《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纲要》《金砖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倡议》《金砖国家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等,在税收、电子商务、本币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金融机构和服务网络化布局等方面达成积极共识。此举说明
A.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B.金砖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一体化
C.金砖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2018-03-20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