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下图反映的世界趋势是(     
   
美国某飞机零件供应地示意图(该飞机的零部件由分布于70多个国家的一万六千多个公司生产)
A.社会信息化B.经济全球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D.文化多样性
2 . 19世纪时,大规模收税公路建设使英国的内陆交通大为改观。工程师约翰·劳登·马卡丹设计了用坚硬碎石铺设的略带拱形的路面,减少了雨水渗入对路面的破坏,后世俗称其为“马路”。这些交通成就(     
A.体现出科学对经济的推动B.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C.有利于英国的工业化发展D.使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
3 .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从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个最不发达的国家在1996年的资本流入量也增加了 56%。在此推动下,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1980年的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这反映出(     
A.国际经济旧秩序已趋向瓦解B.发展中国家普遍掌握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C.南北双方的经济斗争已消弭D.经济全球化助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4 . 2023年3月5日,不少外媒记者把中国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美国的国情咨询相提并论。美国国情咨文演讲6次提及中国,不断强调中美对抗;而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没提到美国,还强调我国将坚定扩大对外开放,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这种反差反映了(       
A.美国干涉他国内政B.逆经济全球化阻碍了世界发展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任重道远
2023-04-05更新 | 648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逻辑使然,是资本全球性扩张与增殖的产物,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弊端。资本逻辑与国家利益逻辑的勾连使得一国贸易政策充满变数。当经济全球化处于高潮、发挥积极性时,贸易保护主义衰退;当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更多显露消极面时,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摘编自黄一玲《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兴衰》(有改动)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史实论证充分且符合逻辑)
2023-04-0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发展阶段 标志事件
第一轮全球化 最早有记录的全球化始于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但国外主流文献把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第一轮全球化的开端。
第二轮全球化发轫于1 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或技术革命把全球化推向高潮,并被看作为第二轮全球化的起点。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结了第二轮全球化。
第三轮全球化由美国主导延续至今的第三轮全球化,萌发于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逆全球化”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逆全球化”浪潮开始涌现。

——整理自万广华,朱美华《“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以全球化为话题展开论述,题目自拟,要求论证详实,线索清晰,条理清楚。
2023-02-24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2003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中提到“很多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的不满情绪”。近20年的时间过去,在其重著改版中又写道“全球化已经反噬了西方发达国家,这导致不满的砝码转移到了发达国家一方"。据此可知(     

A.当今世界经济呈逆全球化道势B.全球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必要性D.发达国家丧失世界主导地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我国公民和企业走向海外的数量屡创新高。“一带一路”不是中国利益独享的地带,而是各国利益共享的地带。建设“一带一路”,充分彰显了中国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和互利共赢的合作态度,有助于我国同沿线国家一道,推动政治、经贸、人文、安全各领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真正使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4日《“一带一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交汇桥梁》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二,归纳丝绸之路在哪些方面成为“中西交流纽带”。
(2)根据材料三及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全球化下,自由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自由流通给所有国家都带来利益。然而,“资本自由流动未能帮助各国实现‘最佳’投资,最具收益的投资不是给所有人,而只是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且这种"更好的"投资是以当地工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福利的削减为代价换来的。该学者意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A.促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B.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失业问题
C.使各国经济水平得到普遍提升D.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10 . 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效应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心态,进而影响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该学者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B.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C.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D.各国共同享有全球化带来的受益福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