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如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事年表(部分)。此表可以用来说明
时间事件
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1946年世界银行开始运行
1948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
A.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B.和平发展的潮流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国际秩序的重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此表叫以用来说明
时间事件
19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1944年美、英等44个国家召开会议,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使用货币”
A.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B.和平发展的潮流
C.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D.国际秩序的重塑
3 . 如表是世界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变化大事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间大事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度。
一战后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夕卜,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
2009年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2015年中国倡导的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成立。

——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


采用一个新的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发展历程大事年表》(部分)


——摘编自闫兆祥《英国史》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不仅重创了新兴大国德国和日本,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当时的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美国在战后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时,它还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并最终在20世纪后期,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的政治发展趋势,补充两则材料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推动美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因素。
2020-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金融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当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典当最早称为“质”,《说文解字》意为“以物相赘”,“以物质钱”。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高宗曾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并免除捐税徭役,“朝奉”从此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明实录》记载:“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

(1)指出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表:中国通商银行大事年表

阶段事件
创立19世纪末,英、法、德、俄、日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开设我国自己的银行。
1897年5月,清政府“铁路总办”盛宣怀在上海“招商集股”,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为宗旨,创办中国通商银行,额定资本500万两,股东多为官僚及买办,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
曲折发展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通商银行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
1936年,国民党政府为控制中国金融,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5万元,该行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控制。
解放战争期间,其购买的大量公债在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其他资产也被官僚抽逃殆尽。
改制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通商银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年12月,人民政府将中国通商银行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据《上海金融志》《中国金融家》等整理

(2)指出近代中国银行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商银行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

6 . 20世纪中后期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该表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B.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
C.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D.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材料三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
…………
1993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明朝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西方的冒险事业”各指什么?二者有何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

(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

2017-09-0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