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复兴开发银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以后,在金融体系上,出现了以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主的国际经济秩序。20世纪六七十年代,缘于欧洲货币市场的出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石油价格的冲击,全球范围的金融交易量迅速上升。在1974—1976年间,大约5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中流动。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便利了资本流动,但是也给参与其中的国家带来了金融风险。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大数量、多种类的产品交易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即时完成,使得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资本的大量流动以及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创新,使得一个国家控制本国金融风险的难度加大。

二战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形态

广度基础设施制度化分层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共产主义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有些国际管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国际金融;跨国银行重新出现美元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储备货币控制着国际交易按规定对工业化国家影响较低;对信用限制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现代金融体系真正地、普遍地参与国际金融和货币秩序发达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为高水平的交易和私人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基础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和其他国际协议实行广泛的管制;跨国银行业不断发展私人金融集中在伦敦、纽约和东京利率由全球市场决定,金融政策受其影响,对于经济体内所有集团都有重大影响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国际金融的整体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后金融全球化进行历史解读。
2 . 国际组织                                 

20世纪下半叶的主要国际组织(部分)

阶段时间国际组织
1945.10联合国在纽约成立
1945.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1945.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华盛顿成立
1948.4世界卫生组织成立
1960.9中东产油国和南美国家委内瑞拉联合组成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1.9不结盟运动在南斯拉夫成立
1967.8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
1993.11欧洲共同体国家批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成立
1994.1《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1995.1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下半叶成立的国际组织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选取一个阶段,谈谈你对该阶段国际组织建立原因的理解。
2023-03-25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从利物浦等海港出发的奴隶商船、海盗船活跃于非洲与美洲大陆,一本万利的“海上贸易”使英国的毛呢、布匹、高档酒价格急剧上升,拥有十多万只羊、酒窖千所、纺机百部的大农场、大工场遍布英国。同一时期,中国金银比价约为17,欧洲约为115.5,英国商人纷纷将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获利。1717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规定,将黄金价格确定为每盎司等于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牛顿创制了金本位的最早雏形。1821年,英国立法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规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英镑与其他国家纸币或铸币按各自含金量自由兑换,世界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了“英镑世纪”。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彼得马丁《资本战争》

材料二   许多工业企业家和有组织的劳工不喜欢金本位制的僵化,在金本位制下,政府不能利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并且不能通过货币贬值来改善工业的竞争地位。政治上敏感的一些银行家也愿意接受经过改进的美元本位制,这将使美国的国际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大通银行董事长认为:“美元可以成为其他国家货币的稳定挂靠单位,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外汇媒体”。到1944年初,凯恩斯和怀特充分讨论出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国际货币稳定与国内管理的货币灵活变动之间的妥协方案。

——选自(美)杰弗里弗里登著《20世纪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金本位制度形成的原因,及20世纪前期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4年的国际货币体系方案制定者们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
4 . 二战后,国际格局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然而只是在1945年以后,人们才感觉到……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摘编自约翰·W.梅森《“冷战”》

材料二   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1945年后苏联和美国为了各自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国际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的外交政策因此作出了哪些调整?
(3)据材料三概括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结合“冷战”后的相关史实举2例佐证福勒的观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人员流动频繁,经济活动增加,促进了货币的使用。但是货币种类繁多,使用不便,容易造成市场的混乱。……他(秦始皇)废除了战国时期各种各样的货币,把方孔铜钱“秦半两”推广到全国,并将铸币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发行,确保了国家的利益与权力。而秦始皇时于币制的规定,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定了货币的形制,直至辛亥革命,这小小的方孔铜钱才结束了它的流通历史。

——摘编自肖浩《从货币发展看中国历史,秦始皇如何统一了货币?》

材料二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

材料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当地时间20151130日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新货币篮子要到2016101日才开始生效。SDRIMF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收人民币,并在国际结算中使用人民币。这是人民币的历史性时刻,此次人民币成功“入篮”,标志着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大世界货币。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统一货币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形成与重大变化有何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五大货币的有利条件。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银行成立之初的主要使命是通过一系列的援助活动来促进战后欧洲地区重建。1947—1957十年间,世界银行一共向50 个国家提供了191笔贷款项目,共计 34.654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官方网站数据库数据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银行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银行的认识。
2020-1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1届高三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从利物浦等海港出发的奴隶商船、海盗船活跃于非洲与美洲大陆,一本万利的“海上贸易”使英国的毛呢、布匹、高档酒价格急剧上升,拥有十多万只羊、酒窖千所、纺机百部的大农场、大工场遍布英国。同一时期,中国金银比价约为1:7,欧洲约为1:15.5,英国商人纷纷将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获利。1717年,金银贬值,物价飞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牛顿规定,将黄金价格确定为每盎司等于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从此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牛顿创制了金本位的最早雏形。1821年,英国立法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规定每英镑含7.32238克纯金,英镑与其他国家纸币或铸币按各自含金量自由兑换,世界贸易在19世纪中后期进入了“英镑世纪”。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彼得马丁《资本战争》

材料二   “全球化”套用当代美国语言学大师杭士基所讲的,是居于全球化中心位置的“中心国家”日趋“流氓化”。他分析,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代的“日不落”的大英帝国的程度,而且尤有过之。经济学家告诉我们,“M型”社会已经来临,两端很高,中间很低。随着全球化,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如纳米科技、通讯科技、认知科学、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贫富不均的问题。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需要经典精神的召唤》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金本位制度形成的原因及20世纪前期英国金本位制度衰落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发展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引发的问题。结合所学简单谈谈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的对策。
8 .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然而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认为“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的依据是什么?概括指出1640年——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进行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材料二  在全球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曾两次与世界接轨,一次给我们带来了屈辱和苦难,一次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与世界接轨的特点?此次接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新时期我国又是如何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与世界接轨的?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来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国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
(4)综上所述,试揭示影响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不同损益的主要因素。
2020-08-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2015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钱庄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在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一种商业信用机构。它起源于银钱兑换,其后逐渐发展为办理存放款项和汇兑。清代钱庄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东南各大城市。设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郑州等地的银号,其性质与钱庄相同。票号是清代以经营汇兑业务为主的信用机构。道光初年山西平遥县日升昌票庄是最早的一家。其后,平遥、祁县、太谷三县商人继起设立票号。形成山西人独占的一大新兴行业,通称山西票号。外国人称之为山西银行。

材料二   法国人让·里瓦尔在《银行史》中说:“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被认为是近代中央银行的鼻祖。18世纪后半叶,英国的银行组织被所有的欧洲观察家视为样板。亚当·斯密于1776年在《致富论》中就写道:“英格兰银行同政府本身一样稳固。”……英国银行业领先世界。

材料三   1944年,美国政府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激烈之际,邀请44国代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以期奠定世界货币新秩序的基础。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了两个新的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摘编自百度百科《布雷顿森林体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银行”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英国银行业在17—18世纪“领先世界”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主题并进行简要论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子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缘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

——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

材料二 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 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

——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

材料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

材料四 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一张纸(美元)。

——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


(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死而不僵”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