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美国工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大规模生产的能力超过此前水平。

在1928年到1929年的牛市期间,分期付款的方式和股市获得的利润暂时提高了美国人民的购买力。等股市利润完全消失,男女老少担心怎么支付汽车、收音机和家具的欠款。制造商不得已让自己的工厂减少生产,失业的员工减少了全国潜在的购买力……到了1930年底,经济水平比正常年份降低28%,1000多家银行破产,失业人数达到600万人左右。

——弗雷德里克刘易斯艾伦《从大繁荣到大萧条》

材料二   大萧条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三   为了协调国家之间的关系,二战后,美国及其盟国重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不得随意变动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1%的范围浮动。这一体系的建立带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依存。……关贸总协定在1947—1994年间,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近10万种,……如果贸易规则出现争议或者被违反,那么关贸总协定的争议解决机制有权做出有约束力的决定。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大萧条在国内国际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大萧条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方国家为“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020-09-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2 . 特朗普上台后,明确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毫不掩饰地唱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调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4月,众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了新的关税法议案,对农产品和若干种工业品的进口税率作了新的提高。在它修订的12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中,提高税率的进口商品有890种,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由38.2%提高至55.3%,达美国历史上最高关税水平。该法案于1930年6月17日在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近1000名经济学家的抗议中经胡佛签署成为法律。

——查·金德伯格《1929-1933年世界经济萧条》

材料二   20世纪七十年代爆发了“石油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持续下降。由于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美国外贸出现了逆差,外国产品竞争的加剧和外贸形势的恶化,在美国国内引起了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张小青《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穆特—霍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影响。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国内出现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调解世界贸易争端的主要国际协议。
(3)历史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倾向。
2020-06-14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选修)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WTO协定第2条规定:“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来力。”第15条又规定:“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摘编自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何种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历史意义。

2018-07-2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陕西省华阴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二战后的20年里,美国一直是自由贸易的积极推动者。…为了维持和扩大32项双边削减关税协定带给美国的利益,同时避免导致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的经济政策的重演,美国国会将已多次延期的《互惠贸易协定法》又延长了3年。在美国的积极倡导下,1947年10月,23个国家签订了一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后多次通过这一多边谈判的形式削减关税,致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贸易国家的关税在GATT的基本框架下大幅度降低,为50-60年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林钰《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探析》

材料二:现代很多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国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但是因为世界各个国家间的科学水平有非常大的差别,每个国家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对此国际贸易自由化为各国带来的利益也有非常大的不同。…面对这样一个大的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背景环境,我国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体系,以便企业能够更好地进入到国外,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贸易惯例体制,规范市场上各个企业的贸易行为。

——摘编自杨建国《论国际贸易自由化及中国的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关贸总协定建立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特点,并指出中国采取的对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立,其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这一组织的建立(     
A.构建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B.吸取了经济危机中的惨痛教训
C.反映出冷战背景下的国际局势D.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
6 .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悆烈。……国际贸易进一步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贸易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这一时期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2020-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9年12月30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自由贸易”,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航海家向西开辟了到达美洲的新航线,向东开辟了到达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等地的新航线,从而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正是由此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巨大而持续的推动力。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经济全球化程度再次不断走高。20世纪90年代WTO成立后,经济全球化继续大踏步向前发展,并于21世纪10年代末达到了新的最高点。

——摘编自黄思宇等《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思路》

材料二: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希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经各国代表谈判达成协议。

——摘编自《关贸总协定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达成《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
2022-07-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初到20世纪后期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年份1913-1938年1948-1960年1961-1965年1966-1970年
年均增长率0.7%6.7%8.0%10.4%
A.国际贸易体系建立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B.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使国际贸易规范化
C.国际货币体系为世界贸易提供充足资金D.二战后美苏等国努力构建的和谐环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