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给优势的美国工业制成品在全世界寻求销售市场提供合法顺畅的途径。从1947年到1962年,美国分别同西欧、拉美、东南亚各国签订关税减让协定157项,并于1947年起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多边关税减让谈判,推进了国际贸易领域内的多边主义、非歧视、以及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实现。1962年,国会授予总统减税权力。美国在与各国一起消减关税率。美国在实行上述主流对外贸易政策的同时,1950年,国会修订“互惠贸易协定法”,增列了用以保护农产品的国家安全条款和可以因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而提起申诉的免责条款等,且禁止总统将关税税率减至严重损害国内产业和生产的程度。

——据邓峰、王军《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中国的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分别为第28位和27位。198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规模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27.8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到了29740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15777.5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3962.4亿美元,中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占微博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升到了10.4%和9.1%在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中的排名上升到了第一位和第二位,并且连续两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毋庸讳言,这一时期中国的外贸工作仍然存在较多失误与不足之处,但在整体上则是前所未有的成功。

——摘编自彭波《新中国对外开放与外贸发展同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实行的对外贸易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021-12-1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康德卷)
2 . 战后国际贸易

材料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历次多边贸易谈判(节选)

时间谈判回合谈判主要情况
1949年4—8月安纳西回合丹麦等10国成为关贸总协定新缔约国,实现关贸总协定成员国的第一次扩员,共达成双边协议147项 ,增加税减让5000项。
1950年9月— 1951年4月托基回合吸纳西德等6国作为新缔约国,参加谈判的国家之间贸易额超过当时世界贸易总额的80%,谈判总体顺利,但美英围绕关税及英联邦特惠贸易体系问题争论激烈
1956年1—5月第二次日内瓦回合美国在农产品进口等领域强硬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影响了该回合谈判的进程,仅达成有限的关税减让。
1961年5月— 1962年7月狄龙回合新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关税和农业贸易政策方面与美国展开激烈较量;欧共体六国统一对外关税达成减让,但农产品等被排除在协议之外。

——摘编自舒建中、李婷婷《美国与关贸总协定制度的早期演进(1949-1962))

材料二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


   

——据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对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的发展和运行特点进行评述。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65年至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2023-05-08更新 | 41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世界银行的一项报告,20世纪60年代末,非关税措施有600多种,而到80年代初即增加到2486种。非关税措施不仅限于传统部门,而且还进一步扩展到汽车、彩电、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行业。19811983年间,16个主要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34%左右受到非关税壁垒的影响,以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与增强,严重危害着关贸总协定所确定的多边贸易制度。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务贸易所占的比重将愈来愈大。但国际上还没有一套用以规范劳务贸易的国际准则,劳务贸易与农产品贸易、纺织品贸易一样,也是保护主义最强烈的领域。

——摘编自陈晓华《试论关贸总协定的危机及原因》

材料二   《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0)》∶2013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方面,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年均增长4.4%。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中,截至20205月中国政府已先后与138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并承诺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摘编自毛欣欣《"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底蕴与使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后期国际贸易体制受到挑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贸易投资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2-04-09更新 | 30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经历了三个贸易条约密集签订期,分别是1881~1884年、1891~1894年、1904~1906年。法国引领了1881~1884年贸易条约浪潮。1881年法国关税修改在本质上仍属于自由主义的关税法,根据该关税体系法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八个国家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贸易条约,通过最惠国条款做出了诸多条目税率的下调,有所提高的工业品税率极大地被抵消。

——摘编自朱华进《19世纪晚期欧洲贸易条约与协定浪潮》

材料二   1927年日本棉纺制品出口只有英国的33%,到1935年竟为140%.……(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实行货币贬值或降低汇率政策,以相对抬高别国商品的价格,从而削弱对手的竞争能力。货币手段的使用,使世界商战空前激烈。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欧洲密集签订贸易条约体现了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和完善,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市场在经济领域发动的“商战”形式。以史为鉴,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及战后世界各国为重建世界经济秩序采取的措施。
2021-05-21更新 | 22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是欧洲资本积累的暴力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味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西方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从内容、方式、作用等方面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制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时,在关于产品销售、兜售、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年(%)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4-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2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材料三 据统计,非计划经济国家的商品出口值,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以年均6%的速度增长,1960~1973年增长速度更高,达到年均8%。

——高德步、王钰编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四 在关税及贸易协定组织主持下,从1947年今已举行了8次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使占资本主义国家进口值54%的商品平均降低关税35%。第二次……使占应税进口值56%的商品平均降低美税35%。第三次……,使占进口值117%的商品平均降低美税26%。第四次…,使占进口值10%的商品平均降低美税15%。第五次……,使占进口值20%的商品平均降低美税20%。第六次……,使关税税率平均水平下降35%。第七次……,这次谈判的重心已从关税转到非关税壁全上,并达成七个非美税壁全方面的守则。这七个守则,在法律上独立于总协定,它们仅对在守则上签约的成员国具有法律效力。第八次……,读判涉及货物交易,并首次将劳务输出列入多边贸易谈判内容。除了货物贸易外,还知识产权和投问题列入了该谈判内容。……但是在布意尔部长城会议上讨论的一个最后文件美国和欧洲共同体就农产品价格补贴问题的谈判破裂,未能如期完成。

——王幼文《世界经济学》

材料五 WTO虽然号称”经济的联合国”,但不容否认的是,在当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毕竟是少数发达国家,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进程也是在发达国家占支配地位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它们通过WTO来制定符合本国利益的多种贸易、投资及经济运行规则,这决定了WTO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与问题,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中必然交织着各种矛盾和冲突。每个国家加入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这些规则的不公平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伤害。因此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就发生了。

——江虹《世界贸易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根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的联系与区别。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和其自身的局限性。
7 . 在自由贸易的大门打开之前,贸易保护主义就一直是各个国家在关键时刻保护本国产业的盾牌。阅读材料
材料一:航海条例(Navigation Acts),英国历史上关于航海贸易的一系列立法。1651英国议会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 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
——主要摘自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二: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1824年英普条约规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法国拿破仑三世统治时期,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1860年英法还签署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两国间的贸易壁垒。此后,法国与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签订类似条约。
——摘自人民版《必修二》
材料四:关贸总协定的序言明确规定其宗旨是: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务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为目的。通过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等措施,以对上述目的做出贡献。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英中两国颁布的法令的内容,结合所学概述这二种法令对本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2)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三中英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它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材料三中的政策对中国产生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贸易自由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015-07-21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浙江省余姚市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