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共产党宣言》(1848年)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20世纪中叶,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推动了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浪潮。……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不得不放弃计划经济,融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体系。                      

——摘编自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


(1)材料一中“重要转折点”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从全球化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工业”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为构建世界经济“战后秩序”采取的主要举措。并分析中国等国家并入市场经济对全球化的影响。
2021-07-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开始,黑奴贸易是欧洲资本积累的暴力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味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西方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从内容、方式、作用等方面比较。)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60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与“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制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12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10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3)根据材料三,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设立的原因。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1945年成立以来,不断推动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高增长率。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外,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还想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在过去的25年间,合作场景的变化已经导致了大约5万家全球公司的诞生。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三“现代经济”是指运用现代科技于生产活动的经济社会,在现代经济展开以前的经济称为“传统经济”。

中国之采用现代科技从事生产活动,始自19世纪中叶之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及与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诚属不幸;但就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放较多的口岸与外国贸易也使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借此与西方接触的增加,也使西方的现代科技得以传入,而用之于中国工矿交通各方面的发展。清末70年的经济也因而得以较快速地转型。尽管此一时期的一切活动距“现代经济”的目标仍然甚远,但毕竟跨出了一步。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的。
(3)围绕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经济规则是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规则的制定与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在美国倡导下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从未得到成员国立法机构的批准,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贸易机构,其中也没有建立组织的条款。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协议是永久性的。作为一个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具有良好的法律基础,因其成员已经批准世界贸易组织协议,而且协议本身规定了世界贸易组织如何运作。

——摘编自《人民日报》1999年12月30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何特点?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二者在宗旨和基本原则方面又有何相同点?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之后,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限制性贸易惯例,而推动无限制全球贸易的工具是由23个非共产主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

——摘编自《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广泛的反全球化现象呢?可以做多角度、多层次.最贫固人口的收入在1960年约占世界总收入的2.3%,而今天则为1.1%……从某种意义上讲,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资本和公司全球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过程……全球民族主义者则从反对美国称霸世界、反对美国化的角度来反对全球化……反全球化运动应该明确,它反对的是全球化的弊端而不应该是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对全球化的全盘否定。

——摘编自蔡拓《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

材料三 努力走自由化坚定拥护者的开放发展之路,除了要竭力维护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多边体制外,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进一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水平,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树立中国榜样和做出中国表率。

——摘编自戴翔、张二震《逆全球化与中国开放发展道路再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无限制全球贸易的工具”是什么?说明其成立的目的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反全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的问题。
2020-08-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悆烈。……国际贸易进一步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摘编自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来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则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三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际贸易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如何“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推动经济全球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这一时期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2020-07-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贸易与市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说历史


材料二   整个20世纪的发展从许多方面强化了全球化的进程。例如,飞机和无线电加快了通讯、交通的速度。但20世纪90年代对全球化的重新关注真正地反映几个新的发展,……世界各国越来越致力于更多的自由市场安排、更少的国家干预,这就为外国投资和生产扩展到其他地区开拓了新的机会。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世界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3)分别指出图四、图五、图六所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协定)的名称,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特点。
(4)根据材料二,说明推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6-0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后,美国成为超级经济大国,迫切需要资本扩张。资本扩张必须打开海外市场,即打破30年代以来的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严格的外汇管制,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实现自由贸易。因而,与全球扩张的外交相匹配,战后美国竭力倡导贸易自由主义,成为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者。

——摘编自胡冬梅《大国崛起:美国百年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欧与美国、日本之间爆发的贸易战不是很频繁。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之间的农产品战、钢铁战,欧洲之间的汽车战、电视机战、磁带录像机战不断发生。随着各国贸易战的加剧,仅仅关税壁垒已不能造应贸易战的需要,各种类型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数量限制、自动限制出口、外汇管制以及各种技术规格、卫生标准上的限制等逐渐成为贸易战的主要形式。各国政府还纷纷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从扩大出口保护本国利益的长期战略出发,根据市场的行情变化,及时制定出对外贸易

——摘编自秦国翘、胥学明《西欧与美日之间贸易战的新发展》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竭力倡导贸易自由主义的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并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欧、美、日之间贸易战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0-07-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避免各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实现贸易自由化,关贸总协定(GATT)于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是调整缔约国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但由于“组织宪章”未通过,所以该协定并不是正式的国际组织。1995年,关贸总协定(GATT)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取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等

材料二   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商品出口增长了20多倍,去年达1510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贸易国和第二大外商投资接受国。……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的、更多的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或许更为重要的是,一个依赖于技术和现代化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如此迅速的全球化步伐。

——摘编自《世贸组织与中国》(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在北大的演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关贸总协定的宗旨。
(2)根据材料二,用一句话概括鲁杰罗演讲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理由。
2020-06-06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新教材精创】-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练习(1)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在1950~1973年间比以往任何时候增长都要快。这是一个无与伦比的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反常的有利的经济表现是有原因的。首先,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自由国际秩序……其次,这种经济力量也得益于发达国家自觉地推动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的国内政策。

——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国家类别/年份

1970年

1992年

32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79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摘编自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材料三   从全球治理体系来看,目前在经济发展领域主要由美国、部分西欧国家、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筹建亚投行是中国首次以规则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不仅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一个体现。

——摘自国际在线网(2016年1月14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初期,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创造出新型“自由国际秩序”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0—1992年间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