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战后国际贸易

材料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历次多边贸易谈判(节选)

时间谈判回合谈判主要情况
1949年4—8月安纳西回合丹麦等10国成为关贸总协定新缔约国,实现关贸总协定成员国的第一次扩员,共达成双边协议147项 ,增加税减让5000项。
1950年9月— 1951年4月托基回合吸纳西德等6国作为新缔约国,参加谈判的国家之间贸易额超过当时世界贸易总额的80%,谈判总体顺利,但美英围绕关税及英联邦特惠贸易体系问题争论激烈
1956年1—5月第二次日内瓦回合美国在农产品进口等领域强硬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立场,影响了该回合谈判的进程,仅达成有限的关税减让。
1961年5月— 1962年7月狄龙回合新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关税和农业贸易政策方面与美国展开激烈较量;欧共体六国统一对外关税达成减让,但农产品等被排除在协议之外。

——摘编自舒建中、李婷婷《美国与关贸总协定制度的早期演进(1949-1962))

材料二1965-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结构


   

——据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对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的发展和运行特点进行评述。
(2)阅读材料二,概括1965年至1995年世界出口总额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2023-05-08更新 | 41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下调关税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策。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调高关税税率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下调进口关税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2024-03-16更新 | 297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新实中学2024届高三4月月考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逻辑使然,是资本全球性扩张与增殖的产物,贸易保护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自身制度弊端。资本逻辑与国家利益逻辑的勾连使得一国贸易政策充满变数。当经济全球化处于高潮、发挥积极性时,贸易保护主义衰退;当经济全球化处于低潮、更多显露消极面时,贸易保护主义随之抬头。

——摘编自黄一玲《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兴衰》(有改动)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提取材料信息,围绕“经济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衰”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具体,史实论证充分且符合逻辑)
2023-04-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相继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国际贸易继续增长,但同自由竞争时期相比,其增长速度下降。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掠夺殖民地资源,不仅向其大量输出商品,而且开始进行投资。到一战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外投资已分布在亚、非、拉、大洋洲等地。资本输出的增加,特别是国外直接投资的扩大,标志着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入了新阶段。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航海大发现到WTO诞生》

材料二 二战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与“最惠国待遇”,这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二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据统计19481966年,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6.6%,大大超过二战前,且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速。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国际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国际贸易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自由贸易”,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
6 . 有学者指出,影响国际合作的基本要素有“世界观、能力、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由长安到西域,到中亚,到西亚,再绵延至欧洲。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路。

——摘编自穆涛《丝绸之路是世界观》

材料二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希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经各国代表谈判达成协议。

——摘编自《关贸总协定序》

材料三


——《国际合作理论分析的系统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汉、唐史实,说明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融入世界”之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7年达成《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材料三的系统框架,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通过加入全球市场提升自身国力,又以自身优势助推国际体系的完善发展。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给自身创造的有利条件,并阐述中国是如何以“中国智慧”助推世界的发展的。②美国在二战后基于自身做出的战略定位,着力于构建自己的宏图霸业,其过程受到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影响。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并分析美国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设想、抹除道路上的阻碍因素的。
2022-10-3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10月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要国际组织一览

名称成立时间宗旨
国际红十字会1863开展保护和救助战争和冲突受害者的人道主义活动
国际电信联盟1865促进全球电信发展
万国邮政联盟1874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
国际奥委会1894发展世界体育运动
国际汽车联合会1904推动汽车工业发展
国际公共卫生局1907全球疾病预防与控制事务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1944促进全世界民用航空安全、有序的发展
联合国1945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银行1945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稳定各国汇率
世界卫生组织1948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
不结盟运动1961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世界贸易组织1995促进贸易自由化

——摘编自郑启荣《国际组织》


从表中提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2-01-18更新 | 312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得分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朝贡贸易,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当然,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王朝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只是在这一贸易体系中,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奢侈消费的需求大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他们的根本动机是造就“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而对奢侈性消费的需求又使官方外贸的着眼点放到了使用价值上,不注重货币的增值。西汉桑弘羊就主张“天下高我下,天下轻我重”,即低价出口,高价进口,使转口商人获取超额利润,而封建政府则得到使用价值的满足。

——摘编自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

材料二:世贸组织是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的,它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相同,即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开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但它与关贸总协定又有所不同,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关贸总协定仅管辖部分货物贸易,世贸组织将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融为一体,置于其管辖之内; 关贸总协定的许多协议,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世贸组织成员承担义务具有统一性,即必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贸组织的协定、协议,不能选择;在解决争端时,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提出反对,关贸总协定就不能做出裁决,而世贸组织成员必须遵守世贸组织各协定、协议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做出的裁决。

——摘编自苏庆义《世界贸易体系变革原因及趋势:一个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并指出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现代贸易体制的变化,并说明与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相比其主要不同。
2021-10-23更新 | 15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世界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演变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推行宝钞,禁用金银交易。后由于政府滥发宝钞,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国内开采的白银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材料二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英国在19世纪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占有统治地位。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一次发生变迁。

——摘编自李晓耕《权力之巅:国际货币体系的政治起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再次发生变迁的原因,并概括美国为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10 . 技术封锁和贸易保护政策是发达国家打压他国的常用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1年英国国会下令禁止纺织机出口,并规定凡是运往国外的机器设备,一经查出即予没收,随后又颁布了禁止技工外流的法令,1785年又下令禁止制铁工具、机器、动力机模型和图纸出口。尽管英国政府三令五申地禁止新技术出口,但仍不能完全阻止它的外流……在英国的新式织布机无法直接传入美国的情况下,美国商人罗威尔利用访问英国的机会,将这一技术引进了美国。在设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美国还鼓励本国人民创造发明新式机器,轧棉机就是美国人自己的重要发明。

——摘编自韩毅《美国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607-1988)》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同时,各种临时性、制裁性和报复性关税等单边贸易制裁手段开始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技术封锁的特点,并扼要评价。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美国压制竞争对手的手段与英国相比有哪些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经贸和技术打压。
2021-05-0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