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关贸总协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西蒙斯关税法案》大幅下调关税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策。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大幅调高关税税率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案》下调进口关税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2024-03-16更新 | 337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 . 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 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     
A.推行遏制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B.试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C.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D.组建了与苏联对抗的北约组织
2022-07-20更新 | 480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西班牙垄断了整个亚洲的贸易
B1670年,荷兰商船总吨位达56.8万吨,超过了法、英、西、葡等国的总和17世纪末,荷兰开始成为海上霸主
C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
D1947~1993年,关贸总协定召开8次关税会议,议定了各会员国彼此免税的项目促进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A.AB.BC.CD.D
2022-05-31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7年,在美国的推动下,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取消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美国这样做旨在
A.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贸易体系B.加快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C.应对来自苏联方面的巨大挑战D.解决国际上的经济争端
2022-05-27更新 | 39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贸总协定共进行8轮谈判, 核心是消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具体情况如下:

届次时间(年)参加国和地区成果
1-6轮1947、1949、1950-1951、
1960-1962、1964-1967、
1973
由最初的23个增长到54个
签订大量协议,丰富发展完善了多边贸为体制的法律规范;关税税率由40年代平均水平的40%-50%减低到5%-13%;在后两轮谈判中达成了进一步给与发展中
国家优惠待遇的条款
7-8轮1973-1977、
1986-1994
102个、123个

材料二   1996-2005年世贸组织共举行6次部长会议,即多哈回合谈判。谈判包括8个具体议题:农业、非农业市场准入、服务贸易、规则谈判、知识产权、争端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谈判最终没有取得进展。2006年7月世贸组织批准终止谈判。各方诉求如下:


——据《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贸总协定8轮谈判成果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上,结合所学知识,对多哈回合谈判无果而终的原因作出解答。
2020-06-0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在国会讲演中提出了被称为“世界和平的纲领”的“十四点原则”,涉及到有关列强瓜分世界的原则、战争与和平、建立国际组织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1920年1月20日,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生效。英、法、日等国追求的主要目标都已达到,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却遭到了失败。

材料二   为了安排战后世界的货币体系,1941年9月英国提出了“凯恩斯计划”,贬低黄金的作用;美国于1943年4月公布“怀特计划”,主张建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机构,取消外汇管制和对国际资金转移的限制。在1943年9—10月举行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被迫接受了“怀特计划”,并同意以此为依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以上材料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20世纪上半期,美国先后提出规划世界秩序的“十四点原则”和“怀特计划”,其结果截然不同。试评析这一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25个。法国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美国曾与一些国家就在互惠的基础上削减关税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双边贸易协定,这些分别签署的协议在1948年被转化成一项更广泛的安排,即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最初有23个国家签署,成为战后全球性商业的基础。关贸总协定制订了防止国际贸易中的歧视的规则,确立了处理贸易纠纷的程序,并建立了个框架性安排,使各国通过旨在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的旷日持久的讨价还价会议期(即所谓“回合”)继续进行谈判。到20世纪90年代,有超过100个国家参加了谈判。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施《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贸总协定》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930年3月美国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从40%升至48%。其他国家纷纷做出反应,全球贸易总量缩水达60%以上。针对这一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采取的措施是成立
A.世界银行
B.世界贸易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20世纪60、70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
A.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
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D.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